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江山易手> 第389章 江山易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9章 江山易手 (2 / 2)

京城,破。

據說‘內督府’很難出好人,據說太監裡也不容易出好人,這固然算是一種偏見,然而有時候偏見代表的是大機率事件,至少在王休身上得到了體現。在楊誼由兵馬攻破京城城門,攻到皇宮之時,皇帝還在擂鼓召叢集臣,還在召集太監,提著劍準備著親自交戰,然而王休卻將最後一道防線打了開來,放了楊誼由,李頂天進了皇宮,楊誼由進皇宮的第一件事便是幹掉王休,一刀幹掉,王休沒有半點防備就被砍死,臨死前他聽到楊誼由的笑聲以及他鄙夷的話:“這種玩意兒留著有什麼用。”

聽說,那一刻楊誼由給了皇帝一個機會,一個共治江山的機會,不過皇帝已萬念俱灰,他敗了,認了,也解脫了,他斬殺了自己妻女嬪妃,然後自絕而亡,許念恩也跟著自絕而亡,據說皇帝臨死前說了一段話,這段話讓楊誼由很是敬重,然而卻沒有去聽,然後皇帝為自己那一幅畫,那一幅早已送給羅掌櫃,落在‘龍神’手裡的畫提了最後一闕詞:“惟寄仇寇予崑崙,老死不相侵,奈朝臣,斷首猶起刀兵。縱萬里江山,千般風景,更付何人? ”

皇帝死了,楊誼由沒有糟蹋他的屍體,派人掩埋,皇帝有個三歲的兒子卻不見了,與他一道不見的還有莊則敬,莊則敬是個劍客,當今天下首屈一指的劍客,他不見了自然會給天下人一種遐想。

皇帝死了,那些平日裡的爭爭吵吵不見了,那些忠臣在楊誼由的‘友好’的勸說下第一時間投降,楊誼由沒有接受他們的投降,所有官員抄家下獄,於是乎,為難朝廷數十年的銀兩緊缺問題一下子解決了,到底抄家弄出多少銀子沒人知道準確數字,大家只知道這些銀子足夠殷九思研究他的火器,出版他的書,也足夠填補他的軍餉,足夠發放百官的俸祿,或許連賑濟災民的事也能做個七七八八,他的臣子原本如此有錢,然而他卻被生生窮死了。

皇帝死了,楊誼由和李頂天得到了最高的權利,他們很高興,卻又有些彆扭。他們搜刮了整個京城百姓的財富,搞得怨聲載道,他們不明白,皇帝竟然是如此的蠢,在他們認為天下沒有比沒銀子更好解決的事,因為沒銀子可以去搶,他們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所以他們不怎麼缺銀子,皇帝如果早這麼去做,或許根本沒有他們什麼事。

史書記載:‘天祿’元年,春,天現血月,夏,‘龍神’隱遁,旱魃出,大旱,天赤如血民無食乃反,‘天祿’四年,蝗災至,所過處,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懼之,以為天罰,久之捕而食,‘天祿’七年,天降‘瘟神’,疫遍蒼生,軍民驟減。‘天祿’元年戶部入籍約兩億軍民,及至七年,所餘恐不足六成,災荒因之而大減,餘者或可得活,悲夫,‘天祿’七年閏八月,國破,萬民殉國。

三天後,閏八月初六。

楊誼由的手下居然搶累了,李頂天的手下居然也搶累了,他們的手下一個個開始請假,都是病假。

楊誼由和李頂天碰了面,兩人吵了一架,這是他們的常態,往往不知為什麼而吵也不知為什麼而停,也不知吵過之後有什麼改進,總之你說一我偏偏說二,但有個好處,吵過架之後二人該合作合作,該對付敵人對付敵人,該商議事開始商議事。

他兩吵完之後忽然同時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堂堂‘天芒朝’的京畿重地只有萬把官兵守城,為什麼堂堂‘天芒朝’的京城,天下第二大城市只有那麼一點點人,為什麼堂堂‘天芒朝’的京城裡的百姓怎麼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的?

這個問題他們入城前不是沒想過,而是他們巴不得京城防衛少一些,縱然三兵三厲提醒過他,他也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反正有這些高手幫忙,反正‘大隅天城’多數棄卒都投靠了他,他還怕個屁。

然而頭腦冷靜下來後重新想起這個問題他卻有種不安,極度的不安,他沒有管這種不安。

閏八月,初十。

鍾蟄陣亡的訊息傳出,蓋摩天殺到京城,正面與楊誼由的千軍萬馬交戰,被三兵三厲聯手纏住,交戰良久蓋摩天力量反噬而死,臨死之前擊殺三兵之中的兩人,這個天下最最不正常的人,一生沒有朋友的人終究還是死了。

‘秋池山’上,梁榭在練刀,練氣,練暗器,拼命地練,他要為師兄報仇,儘管他知道師兄不希望他報仇,那他也要守住‘揚刀盟’總舵,奇怪的是他一直等的殺害師兄的那些人來攻山,卻連半個人影都沒見著,似乎對方對於他這個人完全提不起興趣,或許山上已經沒有值得他們出手的東西,更或許他們有更重要的事做騰不開手,畢竟‘揚刀盟’已經完了,已經成不了氣候,早一些遲一些動手都沒什麼影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