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古洪荒,四極廢,九州裂,蜀山現。
千年壽域、十萬大山,璇霄丹闕,鍾靈毓秀,仙人上居:蜀山。
經年,雲霧繚繞仙境,山巒迂迴起伏、靈氣襲人,仙鶴群飛,雲海飛卷奔騰,紫日當頭、月懸蒼穹、星海飛馳、金風玉露、雲蒸霞蔚。
千百年來,蜀山道場成為了無數修仙者在此修行煉丹之地。
上古時期炎帝神農蜀山嘗百草,號稱上古第一毒王,周穆王西巡崑崙山求取不死藥,始皇大帝派方士盧生和徐福尋訪海外仙山求取靈丹仙藥,漢武大帝相信術士李少君煉製長生藥,唐太宗一心安排袁天罡和李淳風求取金石丹藥。
不死藥成為了歷代帝王追求長生大道。
從方士、術士、採藥師、分藥師、毒王、毒後、毒神、毒仙、煉藥師、煉丹師、帝國御用白銀大藥師,帝國御用白銀藥神、帝國御用白銀藥王、帝國御用白銀藥皇、帝國御用黃金大丹神、帝國御用黃金大丹王、帝國御用黃金大丹皇、帝國御前金丹藥師等,從此誕生了一代代煉藥師,他們屬於至高無上的藥宗,受命於九天之下,萬人之上皇帝陛下。
大唐帝國、開元盛世。
蜀山萬千群山中有個修道山,山中有個湖,湖中有座道觀,道觀裡有一個老道士和一個小道士。
青羊宮的老君殿前,小道士李白,面若秋月,橫眉刀裁,目似秋水,一襲白衣,瘦弱身軀側臥在蒲團上,右手撐著腦袋,有滋有味地搖頭晃腦道:“玉爐燒煉延年藥,真道行修益壽丹,呼來吸去息由吾,性空心滅本無著,寂照本歡忘幻我,為見生前體自然,鉛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
大殿外面站立著一人,青衣飄飄,左手持拂塵,右手捋了捋鬍鬚,來人正是李白師傅紫林道人,倏然一笑自言道:“徒兒,看來你今天這功課做得還算認真,想必日後定能成為一個頂級煉藥師”,剛要轉身臨走之時,忽然李白轉過身來手捧一本泛黃古籍《山海經》。
紫林道人搖了搖頭很是生氣,步履徐徐地進的大殿,李白還是專心地看書,紫林道人連叫了三聲還是毫無反應,不得已只能甩出拂塵,厲色道:“你這幾天丹經道術還是沒有好好用心修煉,長此以往只會別無所長,何時才能會成為帝國御前金丹藥師,看來為師只能罰你去思過崖面壁三個月”。
李白聽到師傅生氣之言,忙起身恭敬道:“師傅,徒兒知錯了,我以後會努力成為一代帝國御前金丹藥師”。
“你父親讓你上山學藝,可你不僅辜負了你父親的臨走之言,更是辜負了為師的一片好心,天天鑽研《山海經》,看來這修道煉丹之術你也以後不用學了,好好在思過崖想清楚了再下山來”。
李白自知有錯在先,當場也不敢反駁,有氣無力地回道:“謹遵師命,徒兒這就去思過崖面壁”。
同時將《山海經》急忙塞進胸膛間,鞠了一躬後匆匆出的老君殿。
紫林道人嘆息道:“好徒兒,為師希望你在思過崖能好好反省,也不枉為師的一番良苦用心”。
清風徐來,陽光明媚。
出了青羊宮後李白身負三尺長劍踏上去往思過崖之路,途中需要穿過黑竹林。
正行走間,無數竹葉飄飄灑灑落下,李白抬手仰頭望去,一縷陽光順著竹葉間空隙投下,在一棵樹梢攀爬著一隻白乎乎東西,身體緩緩地蠕動,突然順著竹竿快速下來,臨近處又一竹竿響動起來,大風驟起,竹樹上兩個東西狹路相逢,一爭高下。
李白毫不猶豫的取出隨身攜帶《山海經》仔細查閱一番,書上記載道: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駁,亦食銅鐵也,遂叫食鐵獸。
李白驚呼道:“食鐵獸,這真是異常兇猛的走獸”。定睛細看,的確如書上記載一樣,巨掌如墨眼似碳,其餘之處雪白透亮,四肢鋼爪利如刀劍,口生獠牙,不由地心生膽寒。
只見那兩隻食鐵獸相遇,擎起身子,吼聲如雷,刺出利爪,相互攻擊,獠牙不停地撕咬。
一瞬間,兩隻食鐵獸潔白皮毛變得血淋淋的,鮮血染紅了整個爪子,但兩隻食鐵獸仍舊繼續廝打在一起。
勢均力敵之際,在斜坡處,兩隻食鐵獸利爪相互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順著山坡滾下去,最後毫無半點蹤影,只是傳來無盡地慘烈地嘶吼聲,一直響徹在整個黑竹林間。
李白這才放下心來,朝前小心地探去,地上有一灘血跡非常顯眼,猛地倒吸一口涼氣很是後怕,再看向山坡下,一條血痕消失在山坡盡頭。
正當全神貫注山坡下方向之時,突然一聲嚎叫打破周圍靜謐,李白登時凝神屏息,順手將背上長劍急急的拔出,又是一聲弱弱的嚎叫,雙手緊握長劍心有餘悸的尋聲而去,在一個竹樹後面是一隻白絨絨的小食鐵獸正在無助地掙扎嚎叫。
李白這才放下戒備之心,收起長劍,自言道:“原來是一隻小食鐵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