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禪師道:“若是能在此次華山論劍中找到《金剛經》,也不枉我等此行”。
“幾位可否一道同行上的華山之巔?”
不空禪師應了應,二人不覺間已是談經論道忘乎所以。
出的棲霞亭,一行人朝著華山之巔走去,拾級而上時,耳畔冷風簌簌地作響。
一會兒,天上夕陽落下帷幕,時不時下起了小雪。
幾人冷的瑟瑟發抖,不空禪師和覺路還是無動於衷,依舊聊的如火如荼。
李白和崔顥等人已是面色發青,不由地縮了縮身子,繼續沿著山巔走去。
正當幾人冷的彳亍之時,眼前閃現出一位山夫子,頭戴氈帽,腰纏毛巾,腳踏棉靴,肩上兩頭挑著棉靴棉衣,李白急忙衝上前,早已凍得口齒不清說道:“能……不能賣我棉衣……”。
還未說完山夫子佯笑道:“這些棉裝正是我要賣給上山之人”。
此話一出,李白趕緊掏出身上銀子遞到其手上,急不可耐道:“趕緊給我一套,我凍得……”。
接過銀子後的山夫子忙將棉裝送上,剛要披身的李白回頭看向花美香兒,臉頰已被凍得殷紅,兩手哆嗦不停,李白毫不猶豫將棉裝為其穿上,同時又為自己重新找了一件。
三兩下幾人換上一身毛茸茸的冬裝,剛要辭別的山夫子笑道:“華山之巔奇寒無比,幾位還是小心”。
言畢。
山夫子繼續挑著擔子朝著山下走去,直至消失在路的盡頭。
幾人面面相覷,雖然明白山上陰冷,但是華山論劍迫在眉睫豈可錯過,打定主意後幾人還是依舊往山巔走去。
走了一段時間,山上的雪愈來愈大,愈來愈急,幾人環視周遭一圈時,從雪地裡走來一群人。
只見一個個身披白衣,奇服怪裝,不像是中原武林人士,頭戴斗笠,腰佩長劍,為首的腰胯長刀,最中間是位婀娜纖弱的女子,一群人將其圍在正中央,生怕受到半點傷害。
崔顥困惑道:“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
端詳片刻,李白侃侃而談道:“看這些人裝扮像是東瀛人,在我大唐帝國東方,一直有個一衣帶水的國家叫東瀛,曾在漢朝就遣使我朝學習,直至今日依舊如此還有遣唐使”。
“你說這些東瀛人這是幹什麼去,難道他們也是想去參加華山論劍嗎?”
點了點頭李白回道:“相傳東瀛人崇尚武士劍道,有一種江湖俠客浪人,一生習練劍道,喜歡與人切磋武藝,直至打敗對手”。
“可是他們為首的為什麼佩戴的長刀?”
“只有劍道達到巔峰之時才會有幸佩戴長刀,長刀者,劍道第一,看領頭之人,絕非常人能比”,李白說完,不免對前面之人凝視良久。
臨近幾人處,東瀛人紛紛停下腳步,頷首致意,之後又繼續往華山之巔走去。
不經意的一瞥間,李白看向中間之人,步履細細,白衣飄飄,輕紗遮面,微風飄過時,一縷輕紗揚起,目似桃花眼如月,宛如月宮仙子,不食人間煙火,回眸間,二人四目相視,微微一笑,桃花笑靨兩邊開,輕紗落下間,李白心馳神往所不能自拔。
痴痴地停在原地,直至東瀛人不見身影,李白還是魂飛天外,目光追隨其朝著華山之巔飄去。
崔顥招呼道:“李兄我們該走了”。
還是不曾緩過神的李白訥訥在原地,不空禪師拍了拍其肩頭,然後幾人不再理睬朝前走去。
等醒悟後的李白只見周圍已毫無半點人影,放眼望去,頓見幾人有說有笑,不得已只能加快步伐緊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