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了一盞茶的功夫,李龜年帶著王維和李白出的北禁苑的梨園。
三日之內,臨近九月九日。
京城之中所到之處擺滿了黃金菊花,同時也到了朝廷揭榜之日。
皇榜前早已人滿為患,天下學子齊聚一堂,心中焦灼不堪,忐忑不安地等候著宣佈科舉前三甲。
霎時走來一人手持皇榜,當中宣讀道:“開元十九載權知貢舉,殿試頭三甲公佈:狀元王維,榜眼盧綸,探花岑參,明日皇帝陛下在大明宮前親自召見三位”。
人群中李白雖然聽的真切,但是心中分外的急躁,一股失落湧上心頭,不經意間身後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李白這才看的清楚,正是好久不見的孟浩然,李白驚訝道:“孟兄你怎麼會在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李白便後悔不已,心中清楚孟浩然這次也是名落孫山。
苦笑的孟浩然安慰道:“李兄第一次,我已經考了三次了,每次都無法折桂蟾宮金榜題名,看來我此生無緣功名利祿,滿腹才華賣於帝王家,到頭來十年寒窗如一日,終究不過是一場空,不如回荊州隱遁於鹿門山,求仙問道,何必在乎這些紅塵俗世”。
“孟兄不要洩氣,再過兩年你一定會金榜題名,屆時豈不一朝金榜題名天下誰人不識君,寒窗數載,不就是為了這一日嗎,我們他年再一起入京城,金榜不題名,勢不言歸隱”,李白規勸道。
“李兄不怕你見笑了,我家徒四壁,至今仍尚未娶親,窮困潦倒,加上年紀一把實在毫無心力再堅持三年,恕我不能與李兄一起勇闖龍門”。
半說間,孟浩然已是眼眶老淚縱橫,但一直強忍著淚水,扭頭急匆匆的衝出人群,眨眼間不見半點蹤影。
李白緊緊的跟隨出去,最後來到護城河邊,頓見孟浩然靜靜地站在河畔前。
“孟兄切勿輕生”,同時李白飛奔過去。
孟浩然轉身看來,爽朗地大笑道:“李兄擔心了”。
“孟兄,現在何不去小酒館暢飲幾杯,鬱郁不得志,須借酒消愁”。
“借酒消愁,恐怕酒也不一定能喝醉人,既然如此那我就陪李兄一起不醉不歸”。
二人有說有笑的離開了,可還是高興不起來。
護城河畔,酒旗飄飄。
二人進的裡面,店小二笑道:“二位公子喝點什麼?”
“上兩罈好酒”,李白道。
沒過多久店小二抱著兩壇酒走來,步履蹣跚地氣喘吁吁,輕笑道:“二位慢用,今日不收二位酒錢”。
“這是作何?”李白不惑道。
小二正色道:“看二位公子神情抑鬱想必今年應該是落榜了,人生苦短,不要為了一次落榜而放棄自己的大好年華”,說完又是一陣長長地嘆息。
孟浩然深深地明白,李白剛要追問,孟浩然阻攔道:“你不要問了,我給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每次科舉落榜後的學子,有的是因為不堪重負而選擇上吊自縊,有的則無言面見父老鄉親投湖自殺,有的為了科舉金榜題名則傾家蕩產自盡而亡……”。
說到這,孟浩然端起桌上大酒碗一飲而盡,豪氣干雲,李白見狀同樣一口乾完。
喝完後,兩人相視大笑,二話不說又倒滿了一杯,一連幹了三大碗。
孟浩然苦笑道:“去他的王權富貴,從今以後老子不再踏入京城半步,自此隱遁鹿門山不問世事,歸心似箭,李兄無須勸說”。
“孟兄多慮了,既然你已看破紅塵也不失為此生志向,再乾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