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了商國都城商京之後,商國北方雖然還有一部分人在進行最後的抵抗,但商國的滅亡已經是現實了。
成國的大軍再花費了一個月清理了所有抵抗力量後,剩下的就是文官們的事了。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風朝佑才發現僅靠成國的國力鯨吞下被現在的成國還要大的商國國土是有多麼多的問題。
首要的就是面對這麼龐大的國土,之前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經不能使用了。
之前的成國,其行政管理模式就是以大城市為中心,管理周邊的小城市,然後小城市再管轄周邊的村鎮,所以行政區劃在官府的稱呼就是某某城區。
就算成國佔領其餘各小國後,就算國土已經擴大了兩倍有餘,但這個模式也沒有改變。
而現在攻佔商國後,成國可就是直接佔領了半個南洲啊——從一百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直接擴張到了四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整個南洲有近九百萬平方公里,是這個世界最大的一個洲——也就是說,現在的成國的國土面積是這個世界上僅次於東洲阿什克姆帝國的了。
這就導致之前的模式直接失效——城市太多了,直接管可管不過來!
對於這個問題,風朝佑和成國其餘官員參考其餘各大國的經驗,將現在的成國劃分成了幾大塊——稱為“區”!
佔領商國之前的一百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地理環境劃分了十二個區,商國的這邊劃分了十七個區。
二十九個區下面的管理模式就和以前一樣了,下轄若干個大城,統管若干小城……
如此一劃分,成國就不必再事無鉅細的去管理各個城,只需要讓各區去管理各轄區的政務,成國中央官府的任務就變成了統一規劃、統籌管理……
這樣做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突出了第二個問題——沒有那麼多官員去治理這些土地了!
行政區劃的重新劃分原本是奔著解決官員數量不足去的,但沒想到需要的官員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多了一大批高階官員。
對於管理這些區的官員來說,成國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壓力都轉移到了他們的身上。
但各區的官員肯定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還是將問題拋回到了風朝佑身上,誰讓他是成國的幕後老闆呢!
風朝佑得到彙報後,卻發現成國的文人根本就沒有多少,這讓他感到很是頭痛。
雖然這幾年以來成國都在大力發展教育,但畢竟時間還少,第一批學子都還沒有從學校裡畢業呢!
風朝佑可不想在花費功勳去招募系統人手,因為實在是這個缺口有點大,他就算將功勳全都花完也補不上。
沒辦法,他召來眾人經過商議後,還是找到了兩個辦法。
一個是啟用和詔安原成王國和商國的權貴,二是將軍隊的一些軍官、士兵轉業。
前者的危險非常大,很有可能讓成國這幾年的努力化為泡影,再次變成一個權貴的國度。
後者因為軍隊內平時就有文化教育的關係,所以能補充一部分官員缺口,但這樣一來卻讓軍隊的戰鬥力沒有了保障!
最後經過再三討論後,風朝佑決定兩個辦法一起使用。
先是在這些權貴中挑選一些能用的人去任職,比如小貴族、受到打壓的人才。
然後再在軍隊中抽調一部分指揮能力不行、或者沒有天賦的軍官、士兵去填充大量的底層公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