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木突然靈機一動。他把北條曹長和剩餘的近衛兵召集到一邊,詢問防禦牆的具體設計。
北條大致講完後,並木思索了一下,問道:“牆上只有一個主射擊孔?”
“還有一個輔助的,用來覆蓋主射擊孔的死角和入口……”北條說道。
“地下二層還放著一挺九七式反戰車步槍,你覺得能派上用場嗎?”並木又問道。
“九七式啊……打穿牆壁是沒有問題,但是這裡空間侷促,恐怕沒等操作手就位就會被對方打死了。”北條否定了並木的提議,他又補充道:“我們現有的裝備也不足以對敵人的槍手實行直接壓制,火力不足啊……”
“手榴彈呢?”
“地面是傾斜的,手榴彈投過去也會滾回來,太危險了。”
“我們還帶了些炸藥。”並木補充道。
“那也得能把炸藥安放到合適的爆炸位置才行,爆破手怎麼才能沖過去呢?”北條說道,“煙幕彈如何?”
“三天前已經把最後一箱煙幕彈運到前線去了。”
北條自作聰明地建議道:“那我們幹脆用毒氣……”
“這一招已經用過了,敵人可能已有所準備。”並木幹脆利落地否定了毒氣進攻的戰術,實際上他還有更深層的考慮——戰爭已經在實際意義上結束,並木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最終難逃懲罰。而從他的角度看,內山和“蘇聯紅軍”近乎親密的合作,也許代表著雙方有某種“秘密交易”。並木正是將這一點看成自己的救命稻草——自己對內山絕對忠誠,但這並不足以成為內山出手拯救自己的必要條件,並木必須努力證明自己除了忠誠,還堪當重任,能獨當一面,只有這樣,內山才會對他另眼相看,才有可能利用他和“蘇聯紅軍”的特殊關系,在即將到來的戰後大清算中為自己網開一面。
分析了當下的形勢,並木其實早就認識到,使用毒氣攻擊可能是見效最快的方法,但申領毒氣彈必須由內山親自批準,這樣一來,自己進入地下三層後遭遇的混亂狀況也不可避免地要報告給他。以他對內山的瞭解,這些突發情況很可能促使內山決定親自掌管地下三層的指揮權,如此一來,自己又將變成一件可以用後即棄的工具。因此早在北條開口之前,並木已經自行否決了毒氣攻擊的計劃。
當然,並木並沒有說出自己的這些想法,他突然岔開話題,向北條詢問道:“你們特別守備隊有沒有‘提神劑’?”
“提神劑”是軍隊中對毒品pervitin甲基安非他命)的另一種隱晦的稱呼。北條答道:“有,實際上我們已經服用過了……”
“很好。”並木打斷北條的話,“你對三井指揮官有什麼看法?”
北條遲疑了一下,似乎是對並木連續轉移話題感到疑惑不解,但他立刻就答道:“謹言,勇行,堪稱帝國軍人之楷模。”
並木指了指防禦牆的方向,說道:“謀殺三井大人的兇手,現在就與我們一牆之隔,縱使犧牲生命,也應該努力為犧牲的指揮官盡忠,完成前輩未竟的事業,這不也應該是帝國軍人的行為嗎?!”並木的語氣,與其說是詢問,不如說是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