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長生寶鑒> 第三十八章 六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六劫 (2 / 2)

“第三,對決的次序,依然是抽簽決定……”

鄭川只聽了個開頭,便關上了耳朵。

三天前,感覺修為已到的鄭川嘗試了一次突破六劫之境。

讓他萬分意外的是,竟然一次突破了。

直到現在,鄭川還感覺如在夢中一般。

《長生寶鑒》的前四層境界,現在想來,還是比較容易突破的,因為前四層只要真力的積蓄,只要自己夠勤奮,積累到足夠的真力,就可以真力分化,踏入二生;三心四意雖說需要些心性上的鍛煉,但跟五重迷霧相比,跟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六劫相對於五重,在心性上的苛求雖然相對容易一些,但對於常人來說,仍然不是四十歲以前能夠完成的突破。因為五重之後的四大境界,除了九元之外,更多的要的是人生的感悟,需要很多的社會閱歷,這也是碧洞宗五重以上的弟子經常需要入世歷練的一個原因。

所謂六劫,講的是人之一生自帶而來的欲、懼、落、悲、悔、盈五種心境的難關。

按照《長生寶鑒》所言,想要長生,就必須要做到“忘情”,這裡所謂的“情”並不是感情,而是人身的六大心境缺憾。

所謂“盈”就是滿,思滿而止步。《長生寶鑒》所言,知止而不知盈,這句話的意思,鄭川現在感覺已經稍懂了一些,就是一個人發現自己止步不前了,卻不知道自己在自滿,能做到這樣,便算跨過了“盈”之難關,所以按照《長生寶鑒》的觀點,面對自滿最重要的不是想辦法如何消除,而是做到“不自知”,心裡根本就感覺不到,這樣才更有利於長壽和康健,而在修真的大道上,只有足夠長壽和身體足夠健康的人,才更有可能踏入長生。

悔就是悔恨、懊悔。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覺“懊悔”的事情,畢竟有些事情曾經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做到或者是由於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沒有做,時過境遷以後,明知結局已經無法挽回,心中卻兀自懊悔。《長生寶鑒》說,欲、懼、墮、悲、悔、盈是影響人長壽的六大禍患,如果能夠將這六大禍患抹除掉,正常健康的人至少能夠活到一百二三十歲,這樣就會比普通人多出六七十年的壽元,壽元長久,就更加容易踏入修真之境,這是萬古不移的至理。人如果為曾經的某件事而感覺“悔”,消除悔字最容易的辦法便是淡化所悔之事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力所能及之下做一件同類或者相近的事情,事成之後,便會覺得曾經的事,也不過如此,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即便現在超越數倍做了比以前同類事情的事,心中仍然會對往事耿耿於懷,這就不是因為事實的失落了,而是純粹的心魔作祟,像這種人也是屬於心魔極重的人,往往更難以度過這層難關。

悲傷和墮落、失落、墮落是人長壽的頭號殺手,雖然當時,人可能會因為悲傷或者失落感而在其時感覺到一絲的心理安慰、或者是心境的某種平衡,甚至是一絲心理的快感,但是這種狀態,是最容易消磨壽命的,《長生寶鑒》中將其列為長生之首忌。因為人在處於悲傷或者心境忘我的墜落的時候,潛意識裡最容易做的事就是自殘,這種自殘不是身體上的自殘,而是潛意識裡對自己進行自我傷害,從而滿足自己一時的畸形平衡而感覺到的快慰,這種自殘所造成的傷害可能不容易被發覺,但對於武修者而言,不但修煉進度會大幅度倒退,而且會影響練氣的身體機能,和真氣的自我修造。

懼就是對未知或者已知事物,由於自己的錯誤判斷或者潛意識引導的錯誤判斷而做出的不利於解決問題的舉動。面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面對高手是不可戰勝的恐懼,面對死亡的恐懼等等。人在感到“懼”的時候,首先呼吸會紊亂,而呼吸是人生之根本,不能正常的呼吸不但會影響真氣的修煉,也會因為攝入自然之氣的改變而影響身體的健康,這個“健康”也許常人根本無法感覺到,但是《長生寶鑒》到了五重境界的高手,卻能夠感到這種細微的變化。

《長生寶鑒》六劫之首,便是“欲”,欲承載這人的進步,沒有慾望的人,是無法有修為的增進的,更不用談長生;而欲卻也是帶來人生六劫之根源,懼、墮、悲、悔、盈五劫皆源於欲字,可以說欲是人生存進步之根,又是滋養各種心魔之源。

《長生寶鑒》中對欲字的解決,只有短短的四個字:欲達豁明。

今天要出門,所以提前更新了。晚上如果回來早,還有一章。大家看完別忘了投票啊,票票好可憐的說,朋友們支援一下,新書不易啊,謝謝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