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上帝們那些事兒> 第64章 六 三線作戰和同葬策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章 六 三線作戰和同葬策略 (2 / 3)

“前一個是太陽質量計算公式,包括了地球半徑,地球質量,日地距離,重力加速度等引數,層展之後選擇牛頓公式得出的近似解。後一個是利用天體軌道重疊部分的共振區判別混沌運動的chirikov擴散現象模型公式。這個希爾伯特空間內包含了你們所在的《電子世界》裡的一切初始的物理引數條件以及計算公式。根據這些已有的引數進行一定演算法的組合,就可以有目的性地創造和設計你們的世界,把它改造成你們喜歡的樣子。甚至,這個世界裡發生的一切事件的劇本和故事,都將由你們來編寫。你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上帝,也是這個世界的導演和劇作家。”

“當然,目前你們只攻略了第一關,還沒有成為真正的上帝,只能算是有了部分許可權的準上帝而已,你們還沒有許可權修改物理引數和公式演算法,你們能做的只是在已經設定好的原初模板基礎上進行設計和修改,對結構和排布進行改動,卻不能從物理規律這一基礎層面上進行重設。這就像是呢,你們能夠修改一本小說裡角色的故事大綱走向,卻沒有辦法修改它的基礎體系設定。而且呢,你們作為準上帝,是隻有這一次的修改世界設定和劇情的,改寫世界劇本的機會,修改的時間是一個月。一個月後,你們就將進行第二輪的上帝遊戲咯。”

面對如此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不禁看向了朱清雲,沒想到這木頭菩薩還看得挺認真,我順著他的視線,發現他的目光盯在了某一個網格內,那個網格之內,頓時浮現出了一艘奇特的梭型太空飛船,這艘梭型的太空飛船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行駛著,而隨著我的注視,這艘飛船的一切資料就如同水落石出一般浮現了出來:<,質量)=1214 6472.t,hb硬度)=516……”

接著下面,居然還有關於這艘飛船的說明:

船名:美夢號

設計者:kirkood

設計時間:1.1036年

設計目的:為了在宇宙熱寂可利用能源即將消耗殆盡後延續人類最後的57 2048名倖存者的救生飛船。

接著,下面還有一大堆的資料,關於飛船的空間結構、使用說明、武器配置、剩餘能源資源,甚至連飛船上的奧丁系統、人工智慧船長小夢的身世,每一名倖存者的身份簡歷,船上的每一件器物,乃至飛船內的每一顆灰塵都交待地極其詳細,只要我希望,就能夠不斷地翻下去,不斷地檢視更多的資料,簡直就是無窮無盡。

“不行,我快瘋了……”我痛苦地揉著太陽穴,腦海裡深深地印刻著那無比龐大複雜的物理引數,那爆炸般的資訊鑽入我的腦海之中,讓我有猶如面對洪濤鯨波的窒息感。

“呵呵,沒關係,也可以採用模糊引數法和全像觀賞法。”美夜子在一旁極其熱情地介紹道。“這樣可以減少你的大腦負荷吧。”

美夜子的話音落下間,我發現希爾伯特空間表面的影象再次變化了,這一次,美夢號飛船那些龐雜的引數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電影銀幕一般的動態畫面和聲音,我看到了一群穿著奇特的貼身銀白色太空服的人類在一顆荒蕪,到處都是金屬塊的星球表面,操控著一些外形極其複雜精密的機器製作著一艘體型巨大的飛船,那些造型古怪的機器中,有的在對飛船的船身掃射著鐳射融鑄和塑造著船體形狀,而有的則是像是畫筆一般擠壓出發著明亮光芒的液態金屬,填補著飛船船身有些比較空洞的部分。很顯然,這景象就是美夢號被創造的時候了。

“然後呢,這是電子世界文明的全部演化過程,”美夜子取消了美夢號飛船被打造那一天的畫面,緊接著希爾伯特空間上的畫面再次改變了。

畫面出現在了我熟悉的地球上,這居然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紐約上空,此刻的我是從高空鳥瞰著整座城市的,那整齊林立的建築群,那蜿蜒細長的哈德遜河,以及象徵著紐約輝煌的世貿中心大廈極為醒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紐約,這時候的紐約和你們熟悉的世界基本沒有任何的區別。”美夜子說道,“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地球誕生於宇宙誕生後的十的十三次方年,比你們原來的地球誕生晚了整整十的十三次方年。至於接下來的故事,你可以翻開你手裡的世界之書,配合著希爾伯特空間的畫面自己參悟咯。”

聽到美夜子的話,我一愣,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電子世界》的書已經重新回到了我的手裡,但是希爾伯特空間也依然存在。《電子世界》的書是攤開的,而裡面那些空白的書頁上,居然浮現出瞭如同劇本一般的介紹性文字:

2036年,紐約時代廣場上,聚集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精英人士,包括美國nasa的零點能開發小組組長、埃克森美孚、道達爾菲納埃爾夫、雪佛龍德士古等能源公司的董事長以及數萬名聞風而來的科學愛好者,他們將共同在這裡見證人類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世界上第一臺商用型的真空發動機問世。

在釋出會的橡木演講臺上,一名身材瘦小、戴著黑框眼鏡的v字髮型的中年男子興致高昂地站著,他眼裡閃爍著激動的光彩,略顯乾裂的嘴角掛著難以掩飾的笑意,他就是nasa真空能開發小組的組長拉法爾,他清了清嗓子,面對廣場上的數萬科學愛好者,激動不已地宣佈道: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就在今天,我們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具有商業意義的真空能發動機!這意味著,我們人類,從今天起,終於可以從廣闊的宇宙中源源不斷地獲得無限的能源,我們再也不必為能源的缺乏而發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資源戰爭,也終於將要畫上句點!”

在拉法爾高調的宣佈聲中,臺下響起了轟轟烈烈的掌聲,無數的鮮花灑向了這名年近五十的男子。

的確,隨著這名男子說出的這句話,人類的無限能源時代,終於到來了。

然而,誰都沒有意識到,真空能發動機在帶來無窮無盡的能源的同時,卻也在將人類加速推向世界末日。

真空能發動機的原理是利用的是真空中的虛粒子起伏產生的量子泡沫來獲取能源。在發動機中的中心處有一個緻密的晶體基,每秒可以振盪數十億次。當晶體基從量子泡沫中穿過的時候,由於泡沫自身的漲落,會在晶體表面產生感應電場,電場的能量則會將光子向外噴射出去,這種能量來源也就是所謂“真空零點能”。

然而,這種能量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它的本質是竭澤而漁,向未來的宇宙提前透支能量,加快宇宙的熵增,人類越是大量消耗真空零點能,宇宙的熵增就會越快,而宇宙的熱寂,也將提前到來。

靠著真空能,地球上各個國家的能源戰平息了,人類也有了足夠的資本走上太空文明。五百六十年後,火星被成功改造為第二個小地球,人類開始了在外星球遷徙的旅途。

三千六百萬年後,銀河系有三十六個恆星系已經成為人類的殖民地。

四億九千萬年後,三分之一個銀河系成為了人類的殖民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