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五十五章 準備去長安
“哈哈哈……”徐清再一次黑著臉從他的“實驗室”出來,今天他已經做過十八次實驗了,終於將火藥的製作過程掌握起來了。
作為後世工科生,徐清對火藥的成分在熟悉不過,火硝,硫磺,木炭三種原料的重量比分別是15:2:3,要是再來問,化學方程式給你都行。可是,理論上可以,不代表實際操作行啊,一年下來實驗課都沒幾節,別說做了。所以一切都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原來徐清只想著把火硝,硫磺,木炭幾個東西碾碎按比例混在一起就行了,結果卻成了煙霧彈,光出煙,不冒火。後來徐清才想起要用蛋清顆粒化,才能最大限度保證燃燒的進行,容易産生爆炸。
黑火藥四克就能産生很大爆炸了,徐清不敢亂用,而在唐朝沒有計算“克”的稱量器具,這讓徐清很惱火。最後,徐清造出一個可以容納一升水的器具,放上水,然後在弄個天平稱出同樣重量的幹燥木塊。再把木塊按比例切割成不同大小,臨時造出了一套可以算克的砝碼天平,雖然不太準確,但是也還好用。
顆粒化之前將三種原料混合,然後放入蛋清,攪動,連搖帶晃。徐清又怕出事故,這東西誰說的準?萬一脾氣不好了,弄個毀容啥的也不好啊,只敢吊著十二顆心慢慢的弄。
等火藥結成一點點大的顆粒,徐清稱出三十克來,放到一個拳頭大小的陶罐裡。三十克肯定填不滿,徐清又放了一些棉花,棉花不僅能夠填充空間,還能保持幹燥,把棉花使勁壓一壓才把陶罐填滿。徐清填滿陶罐,又拿出做的引線,插進裡面,再拿一個木塞子關上口子。木塞子是兩半的那種,在塞上口子之前,可以把引線先放在裡面,再夾緊塞進口子。
引線很長,徐清計算過,這麼長一段,大概夠燒二十秒鐘。這個時間夠他趕到一堵厚實的磚牆後面,然後拿銅盆蓋在頭上,再拿塊木板擋在背後,中間還夠摔一跤的。雖然這麼多防護措施十幾次都沒有體現他們的作用,徐清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放好陶罐,之後,馬上回到了牆後面,做好他看似萬全的準備。暗暗地在心裡數著123……結果,沒動靜。徐清心想,運氣不該這麼差啊,連次次的響聲都沒聽到。徐清也不敢伸頭出去看,小時候玩炮仗的時候吃過虧。某次 有個炮仗半天不響的,徐清拿起來檢查,結果剛拿到手上就響了。
再怎麼膽小,等了十分鐘也敢出去看了,結果居然是沒點火。
“我靠,這次白檢查膀胱容量了。”徐清搖著頭再去點燃,重複的做完疾跑,躲牆後面,拿盆罩頭,那木板擋背。剛做完,就聽到了一聲前所未有的爆炸聲: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