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朝地主爺> 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

據史載,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也讓官員以“孝悌有聞” “ “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德智體美勞十科舉薦人才。

到了唐代,吏部舉辦科舉,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對這兩科的認同度最大,如“王牌專業”一般。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常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話。

話說徐清大晚上被李淵從臥室裡拉了出來,了一通廢話之後,李淵最後讓太監宣佈了一件事:

“徐清有文采,詩文極佳,詩風清麗,詩理有哲,可稱宗師也。吏部科考主考病辭,經裴寂推薦,著徐清領公功考員外郎一職,主持進士科考試。”

“當代宗師?主持考試?”徐清是二丈和尚摸不著頭,只聽見李淵親自補充了一下:“本來是想問問你的意見再做決定的,可裴寂把你的詩都給朕看了,十分不錯,你當的這個主考。”

“臣畢竟年少啊……”徐清無奈的說道,這個主考的事,該怎麼弄他還不知道啊。

“年少有年少的好處,朕叫了杜如晦幫你,明面上他也是主考,你大可放心……”李淵說道。

“臣領旨……”徐清聽了杜如晦在,心裡安定下來,杜如晦可是個老幹部,好幹部。不知考試流程的問題解決了, 可這李淵為什麼要叫我擔任主考官啊,僅僅因為我詩寫得好?裴寂的推薦?恐怕不那麼簡單……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進士科由吏部主持,稱“權知貢舉”,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

可這登科卻是最為緊要的一步,所以進士及第也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其餘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隨後,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甭管是狀元還是其他進士及第的人,都統稱進士。考官作為選定排名的人,諸進士要在考官面前聆聽訓話,所以諸進士和考官之間算是師生的關系。

一朝進士以後都是要當官的,上百名官員都要喊你一聲老師,見了面要規規矩矩行禮,那是什麼一種滋味?而且和上百官員有了這一份師生情,以後就都能算作朝中一派勢力了,徐清則是這一派的領頭人。只要徐清不死,哪怕遭貶了,罷職了,這份情也同樣有效,沒人敢不認,這就是所謂的人活三分情。

另外,進士當官之後,又會提攜後輩,提攜的後輩一部分是要看徐清的面子,他們也算徐清一派的徒孫。所謂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放在愚公移山裡頭是堅持不懈,放到官場上就是樹大根深了。徐清當了主考官之後,開始變為一顆參天大樹的根部,李淵不會看不到這個變化的。

可,這麼一份龐大政治資源,李淵為什麼要給我呢?此中的真意,徐清冥思苦想,久久不能參透,李淵真要重用我?幹嘛啊,他不是有兩個這麼能幹的兒子麼?自家兒子不好用嗎?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