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敢,刺史大人年輕有為,讓我等羞愧難當啊……”
“對對對,今後刺史大人有事盡管吩咐,我等盡效犬馬之勞!”
“本官新上任,不知滄州人口多少,物産幾何?”徐清問到。
“啟稟刺史,下官司戶趙嚴,滄州四縣一萬二千四百八十戶,合四萬六千七百五十三丁……”一名青衫男子主動上報。
“在下司田慈元,滄州地廣六十四萬頃,山……”
“在下司兵……”
聽完各司的彙報,終於稍微瞭解到了下滄州的基本情況,可以說一個字“窮”,兩個字“窮苦”,四個字“一窮二白”。
不說百姓是不是衣食不足,就官府來看,那是窮的叮當響的。以滄州的戶口人丁來算,一年的租庸調,粗粗的估計,也要收糧十萬石以上,再從縣裡收到州裡來,也能有七萬石糧食。可州官說,滄州現有的存糧才四千石,給州兵的口糧也才堪堪夠兩個月。徐清問為什麼這麼少,州官的理由是,戰亂頻發,匪徒橫行,收不上來糧。
不對,徐清越想越不對勁,河北大戰他是知道的,劉黑闥一直在洺水那一帶活動,這裡是劉黑闥的後方,相對來說是很穩定的一個地方。可收不上來稅,是個怎麼回事?難道因為匪寇橫行?這是屁話……
徐清心裡五味雜陳,面上還帶著微笑。然後跟著又檢閱了一千州兵,武器還算齊備,士氣也還可用,但馬卻沒有一匹。在河北這片地上,軍隊沒馬基本和打家劫舍的盜匪沒區別。統領叫齊泰,他說這一千人是太子留下的,剿滅劉黑闥後,讓他們駐紮在此防守。檢閱了州兵之後,又要巡視刺史府。
話說滄州雖然窮點,這刺史府卻不窮酸,是滄州城裡另起的一座小城,是蓋中蓋的好東西。牆高牆寬和真的城池沒什麼兩樣,小城裡頭還有一座可以駐紮三百人的軍營,各房司吏都在這裡辦公。
下午,王山帶著的兵馬也到了滄縣,徐清安排他們帶著二百兵馬駐紮進內城,一應崗位都由這些人接手,幾十車農具也放在自己手上,沒有交給司庫。
晚上,徐清將州府裡的賬冊查閱了一下,不過由於收入甚少,且改旗易幟得比較頻繁,所以賬務也就只要寥寥幾筆。
徐清心道:這就好,本來還想抓幾個汙吏的,現在帳也沒得看,別人拿了多少也查不出了。徐清冷哼一句,這個滄州還真是一灘爛泥啊。
徐清冷靜下來,想到當務之急就是將軍糧湊齊,因為庫房裡的糧食還不夠州兵撐到下次收糧,他可不想引起軍隊嘩變。在尚書房的時候,徐清跟李淵說的是先除饑寒,再除盜匪,可徐清現在看,這個是要換個個兒了。
“你們不是說盜匪多了收不上糧食嗎?我就出兵剿匪,在看看你們用什麼理由來阻止夏糧的徵稅……”徐清一個人念念到,想起讓子彈飛裡面,張麻子進城第一件事,就是剿匪。
對于徐清來說,出兵剿匪,一則以戰養兵,二則能威懾群小。其次,因為州兵不是本地人,是李建成留下的部隊,應該能夠為徐清所用,不會出現太多的陽奉陰違。不過,這剿匪一事,還要等暗河來了再說。
末了,荀雪兒端來一碗羹湯,給徐清好好的捏捏肩膀,恩愛了一下。
另外一邊,滄州本地的一眾官僚豪紳也開始紛紛聚集,各種討論這位新來的一把手,最後下了定論,若是徐清維持現狀,那好辦,讓他當個順意的刺史,若是徐清想要破壞現狀,那就給他使絆子。
不過,滄州本地的豪紳,也不是鐵板一塊,有些人看到徐清,是看到了威脅;而有的人,看到徐清,是看到了機會。大勢力想維持現狀不假,中等勢力想更上一層樓也真……
滄州,一時風雲變幻,暗流湧動。
第一卷 ,徐清小地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