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十一章 餘震5)
渾了,濁了,亂了,被攪動了,這就是滄州這一灘水。黃家帶領其他家族和刺史預設達成的臨時停戰協議已經開始變得灼熱,轉眼間,就要化為灰燼。
徐清不知道世家們在背後算計他,他在想,是直接攤牌,還是再用一次緩兵之計呢,重新回到溫水狀態慢慢來?
徐清糾結的時候,長安來人了。來的人還順路帶來劉贊的一封信,確切的說,是一封信,一紙處罰單。那一封信,是劉贊暗中給徐清的私信。
在信裡面,劉贊誇徐清做得非常好。劉贊本人是冀南大總管,也被那群世家弄得撐不開手,伸不了腿,被束縛的緊。現在徐清在滄州搞的火熱,打了世族一個大耳刮子,讓他好不爽快。
那個處罰單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也是出於劉贊之手,但一開口就是嚴厲斥責,大罵徐清擾亂百姓,有損朝廷顏面,然後給徐清罰了三個月的俸銀,以觀後效。
徐清微微一笑,三月俸銀,小意思,反正整個刺史府都算我的,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面上看來,劉贊是對徐清打“八十大板”,可實際上卻是對徐清十分支援的。徐清不禁想到,遠有皇權支援,近有老鐵壓陣,要是還不能大發一筆,咳咳,大幹一場改革事業,那就誓不為人了!
長安來的四個人,分別是燕苦,趙璐,魏冼,韓子棒從齊泰開始,以齊楚秦燕趙魏韓戰國七雄為姓,好記吧?),這四個人,是選進士沒選上來的,但他們在俗務一方面頗有能力,而被徐清選出來的人。
徐清選出來十人左右,作為自己的門生,給了門生貼,約定好滄州見,沒想到只來了四個人。不過也罷,畢竟滄州太遠,“窮山惡水”嘛。另外京官外放,從來都不被看好。徐清大筆一揮,將四個人安排到了刺史府的一些關鍵職位,只差一個藉口,就可以將原來的人架空了,甚至搬空。
四個人之中,只有一個韓子棒徐清不喜歡,你看那個名字,呵呵噠。只不過韓子棒在算才一方面比較有才,算得上唐朝人裡面的佼佼者,徐清也沒矯情,派他去戶房任職,以便為將來的清理空戶做準備。
至於應對世家,徐清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透過黃家,釋放出所謂的歉意,能有多大的效果就不所謂了。關鍵在另一方面——招練團結兵。
團結兵,也叫土團、民團,是除了州兵之外,地方政府可以大規模組建的兵員。團結兵十個良戶選一丁,介於府兵和僱傭兵之間,算得上民兵一類的。在役之時,只發給身糧醬菜,免賦稅。
平時在家務農,允許持有弓箭,地方遇到事情了,可以參與地方的防守任務,也可以隨時聽從刺史的徵召。十戶一人,算是比較重的比例了,滄州百姓肯定會有埋怨。
比例輕了,也沒什麼用,再說按照戶口抽人,又要經過層層官府,質量肯定不能保證。所以徐清決定,幹脆,徵召志願兵。打著團結兵的旗號,讓除了滄縣之外的三縣駐兵自主招收五百團結兵。
團結兵是民兵,只要沒有緊急的戰事,很多時間都在家務農,不耽誤農事還免收賦稅,故而比起府兵,許多人更願意當團結兵。如今秋糧已經全部下地了,可以趁著農閑好好搞搞集體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