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朝地主爺> 第二十七章 詭運(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詭運(3)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十七章 詭運3)

黃驊縣也沿海,但黃驊的情況就要比海興好許多了。沿著海岸,走到黃驊,漸漸的可以看見茂密的紅樹林慢慢減少,變成徐清原本想象中的那種沙海岸。

沙地上,農民種著成片的瓜或者蘿蔔,鬱郁蔥蔥的。海面平靜,有人架著長長的海橋在上面釣魚。徐清拍拍胯下的毛驢,自言自語:騎著驢看海,倒有一副混搭的美感。這黃驊,才是建立港灣的地方啊……

進入黃驊縣城,聽了百姓議論:

“今天縣老爺開堂視事哩……”

“又過了十天了?這日子過得可快……”

“待會兒大家去瞅瞅熱鬧?”

“好啊,不過,這次輪到你留守攤子啦……”

徐清暗笑,古代重愚民,訴訟少被當做民風淳樸的表現。又加上縣令在地方的權力極大,有的官員就幹脆一個月不開堂,以此來“平減訟訴”,以顯得“教化有方”。如此,即便無半點功績,也能在吏部的冊子上評個“中”字,以保祿位。

由於縣令開堂視民事的時候不多,故而每一次開堂,總會有不少堆積起來的事情要判決。一有冤怨在大堂上擺出來,互相爭辯,你來我往之下,必然有不少平時聽不到的家長裡短,家中醜事要洩露出來。看熱鬧,也就是看這些,偶爾鄰裡間嘮嗑,以用在長時間枯燥的生活中調劑味道。

“青天大老爺啊,小人王五,告趙六偷我騾子……”

“你……你胡說,那騾子我養了三年,怎麼就是你的了?”

“你說養了三年就養了三年,你問問騾子,看他答不答應?”

“那你問他答不答應?!”

兩人要看就要叉腰罵街了,圍觀群眾面露期待之色,只是詹增在上面拍了一驚堂木,道:

“肅靜!”

“大老爺……”

“王五,你告趙六盜騾可有證據?”

“稟大老爺,小人有人證,乃是王五的妻子!”王五跪著說道。

圍觀群眾聽了,低低地呼了一聲:“哦?”

趙六的妻子給王五作證,此中真意……難道?

趙六斥道:“王五,你好不要臉,我的老婆,怎麼會給你作證?!”

“你老婆人可明白了,知道偷盜要吃板子,大義滅親唄!”王五不給趙六說話的機會,對詹增道:“請大老爺明察……”

“唔,先請證人……”詹增話說完,一個夫人哭哭啼啼被帶了上來了道:“我,我家那頭騾子,的確……的確是偷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