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朝地主爺> 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來了 (2 / 3)

徐清頓時手忙腳亂,重新遞給了荀雪兒道:

“汗,你聽得懂?”

荀雪兒接過去搖了搖,徐小清哭聲立馬止住,荀雪兒道:“父子連心,他怎麼不懂你的意思?”

徐清不抱小孩了,連著荀雪兒一起抱在懷裡,一人賞了一個大吻。此時的徐清,或者說徐清這一具身體,才不過年二十啊。已經有了三妻,目測不過幾年,就會兒女一大堆。那麼多孩子,徐清一想起來,還是會覺得頭疼。

以前看各種曬熊孩子,他都會評上一句,都關我的鳥事,到現在,卻成了真實。

“雪兒,幫我寫一筆字把?”徐清想起正事,松開擁抱,把藏在懷裡的寫的弟子規掏了出來。

“夫君有命,妾自當從命……”荀雪兒莞爾一笑,指了一個下人,去拿文房四寶。不一會兒,筆紙墨拿過來,荀雪兒將徐小清放在徐清做的嬰兒車裡,自去鋪紙寫字。徐清無聊,又跑過去

“徐郎,這個字,我看不懂……”荀雪兒指著紙上一個字,徐清湊過去一看,原來是“髀”字,徐清便一筆一劃寫給了她看。

荀雪兒的字,清秀,卻不方正,不敦厚,徐清不打算放在教材上,倒不是說教材上的字就非得敦厚,但敦厚的字的確顯得嚴肅一些就是了。而且清秀一風,不是心地簡純如荀雪兒這等人,是寫不出來的,不易模仿學習。

找來了方家,將《弟子規》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全部方方正正寫上,再交付徐清自己建立的刻印坊去刻板。

約莫十六開的紙,一面才印上六句,只寫一面,加上封面,一本書共六十二張。本來徐清是想一頁紙寫兩面的,只是現在的學子都用毛筆,一落筆,浸的第二面看不起,於是就放棄了這個節約點的方案。

六十張紙,價值幾何?

當初徐清在山東跟著張中一起抄寨的時候,發現他搜查的那間房子裡擺著幾十張大白紙,已經暗暗裡驚呼這個房間的主人很有錢了。如此就可以知道六十張白紙的價格了。

當然,徐清是不會用白紙去印製書的。他採用的是,質地粗糙,但卻便宜厚實的黃紙。這些黃紙用的原料都是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相對廉價的東西,一本書的造價不過幾文錢,一鬥米的價格。即便將來徐清不在此為官,這一筆錢,也不會讓後來的地方官大感頭疼而撤銷。

開蒙的教材,就先用這一本,還有算術的,“高年級”上的《論語》等還要印製。不久之後,就會出現滄州紙貴的繁榮景象。

這本《弟子規》徐清先影印了七十本,給聘選上來的六十個教師一人發了一本,不論是教算術的還是教經書的。這本書,徐清還要一一給諸教師講解一番。

徐清讓魏冼選了個時間,藉著踏春的契機,帶著這些新教師一起出去,給他們傳授《弟子規》的純正解釋。

可是,徐清忘記和魏冼說要“內部保密,嚴禁外洩”八個字,所以他要開壇講課的訊息,早已經不脛而走。

徐清在滄州的粉絲雖不比長安,但那也是有好大一票的。加上滄州四縣,有三個縣的縣令都是徐清門生,這一開壇講學,愈加被捧得高高的了。

第二天,《弟子規》就抄出去五百多本,是純手抄啊,不是印。眾學子讀了這本《弟子規》,無不對徐清頂禮膜拜。

《弟子規》不比尋常文章,乃是三字一句的韻文寫成,光是這韻文,就蘊含了別人一輩子也學不會的技巧。一片文章,現需句子通順,語義清楚,然後再妙筆生花,花團錦簇,再上一層境界,才是返璞歸真,有了韻味。

《弟子規》不僅好讀,其中還參雜了各種禮儀道德,經典故事,讀起來卻流暢無比,趣意盎然。最關鍵的是,《弟子規》一千字,極為精煉的轉述忠孝禮智信等儒家思想,可以說十分恰到好處。李氏為了標高自家祖先的位子,吧老子奉為先祖,可這治國之道,還是儒家的合適一些。

社會上,修仙不耽誤禮儀,放蕩不會是少了仁義,大家將諸子百家融會貫通,各自為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