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大人真是好官啊!”
糧商們見天色不早,便尋青樓酒館吃酒耍樂去了。滄州城屁大的地方,統共就那麼幾座像樣的青樓酒館,糧商們無論去哪一家,都會碰上一堆同行。大家一見面,自然親切無比,幾乎每一家館子裡,都上演著這樣的場景:
“想不到吳老哥親自來了,中秋節未能一起飲酒,太可惜啦!!”
“哎呀,夏賢弟你也來了,好久不見好久不見……”
“夥計,快加菜加酒!老哥,我給你介紹介紹,這是我們縣另外三家糧行的東家、掌櫃……”
“久仰久仰!”
盡管從沒見過,卻更要表現出親熱。
“久仰久仰,請上座!”
“您請上座!”一番虛讓之後,眾人重新坐定開席,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自然要說話聊天了。大家是同行,又為了同一個目地而來,繞來繞去,話題終要回到這次滄州收糧上。大家打聽到的情報也差不多,聊了一圈,發現沒有新的,便聊到了各自的貨物上。
“吳老哥,你這次帶了多少糧食?”夏賢弟問道。
“不多,幾十石罷了。”
“幾十石能賺多少,怎麼不多帶些?”
那吳老哥撚須道:“大風災嘛,多少百姓受了難,咱們身為商人,手裡有貨,自然要慷慨解囊的,誰還圖那點錢?”
夏賢弟心裡鄙視,既然如此,那更該多帶一些才是啊。
不過,眾人依舊是拱手道:“吳老哥說的是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誰也不圖那點錢。”
“你們知不知道這次滄州要接收多少災民?”吳老哥問了一句。
“哦?”眾人這才想起來,滄州收糧是為了應對災民來著!也就是說,如果災民不多,那要的糧食也就不多了。
眾糧商看吳老哥,想起他是本地糧商,便恭敬問道:“我等不知,請吳老哥賜教……”
“呵呵呵……”吳老哥吃了一筷子菜,放下筷子,伸著出四個手指頭:“四萬……”
“什麼?四萬人……”眾人在心裡計算著,四萬人,就算這些災民在滄州呆兩個月,那所費之糧也不過三千多石啊!眾人環顧四周一看,又掂量一下自己手裡的糧食,嚇,完了!
每個人嘴上說只有幾十石,可實際上百石,甚至幾百石,不絲毫足為奇。而糧商有多少人呢?叫得出名號的少說也有三四十人吧……這樣一來,至少四成的糧商,要白跑一趟!
這還不算後面來的,不算本地的農民,不算那些小戶的……
頓時,眾人食不知味,酒也喝不下了,愁眉苦臉。吳老哥一看眾人如此,心裡暗笑,面上仍然勸道:“大家不要急嘛,賣出去了自然好,賣不出糧,也不會有什麼虧的嘛。除了應對災民,官府說不定還要賣糧充倉哩!”
2017114 7:57:20|4458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