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嘟!”三萬多災民頓時口水直咽。卻見又有一隊威武州兵約莫三千多人齊齊走了出來,橫在災民和埋鍋造飯地的中間,災民們只能望飯興嘆了。
一個青衫官員和押送災民的人畫了押,走上前來:“各位鄉民,大家路上辛苦了……”
有人道:這是縣太爺!
於是一下子跪下去一片,都磕頭道:“縣太爺……”
“諸位快快請起。”秦時扶住一位老者道:“折殺本縣了。”
“求大老爺可憐,”白發蒼蒼的老人,卻堅持給他磕頭道:
“給我們一條活路!”
“求大老爺可憐,給條活路吧……”災民們七嘴八舌附和著,不分男女老幼,都使勁的磕頭。秦時的眼眶濕潤了,感到沉甸甸的責任壓在肩頭,他親手扶起幾位鄉老。
“諸位鄉親快快起來,且聽我一言。”上到樓船最高處,他指著岸上的八個字道:
“諸位看到那些字了麼?”
災民們點頭。
“知道是什麼意思麼?”
災民們又點頭。
“患難與共,賑災恤鄰!”秦時高聲道:“這就是滄州給你們的承諾!”
聽著面前這位縣令老爺的承諾,災民們那冰冷悽涼的心,一下子變得熱乎起來,紛紛‘青天’、‘菩薩’的叫個不停。
秦時擺擺手,災民們安靜下來,聽他接著道:“請你們記住,你們來滄州不是逃難,而是來生活的,你們雙腳踏上滄州的一刻,你們的身份就不再是災民,而是和滄州百姓一樣,有房住、有飯吃、有官府保護的百姓!”
這話,是徐清教給秦時說的。
“為此,在我身後已經準備好了一頓幹飯,還有鹹菜,大家給勁吃,敞開肚子吃!吃完飯,大家去領取三天口糧。”
“哦!”大家歡呼,湧到前面,只不過有了州兵執槍在一旁守著,沒人敢亂來。即便是這樣,在拿到一碗飯之後,誰也不矜持了,不管燙不燙,使勁往嘴裡塞。
災民們吃了飯,心情大好,都一個個湊在秦時旁邊謝恩。
“大家去領口糧吧,一天八兩,小孩五兩,領三天。”
“縣老老爺,小老兒有個疑問……”
“請說吧……”
“這次風災,一時半會兒回不去了,這,這三天口糧吃了怎麼辦?”
“對啊,”眾災民聽了這話,紛紛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