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唐朝地主爺> 第十章 上岸錢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上岸錢塘 (3 / 3)

後來徐清才知道,岸上的人可不是急得要下海,而是急得已經拿海岸邊的盜匪出氣,一連出手滅了好幾個不成型的海邊的賊窩。那些個賊窩,連一艘破船也沒有,竟然被懷疑傷害到了徐清,可謂冤死。

找到了人之後,岸上幾百人送了一口氣,楊信親自從南邊趕來,一定要登上船看看徐清才放心。臨走之時,還千懇萬求的讓徐清不要走海路,就此上岸。可最終沒能夠打動徐清,倒是徐清給了他一個任務——把三枚土豆送往洛南。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也不能放在兩個籃子裡,狡兔三窟,靈蛇八洞。

徐清繼續乘船遊覽,沿岸走下,再沒遇見海市蜃樓,在沒有海霧迷路,在沒有鯊魚隨船,平靜無波。走了三四天,從西邊沖出來一條海流,花了好大力氣才擺脫這一股海流的影響。徐清知道,這裡就是長江入海口。

其實,過了長江入海口才是東海,之前的徐清以為他在東海,其實仍然在黃海。徐清的地理,其實學得挺爛的。

再爛,徐清也知道過了還有一條大江,這一條江雖然不如長江大,但論及其文化地位,也不示弱於長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就是坐落在錢塘江岸。錢塘江大潮,就是名揚千裡的壯景。

其實,其岸邊的餘杭。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其生活環境,令文人們嚮往,其經濟地位也不容小覷。

隋代的杭州就有“咽喉吳越,勢雄江海”的地位,到了唐代後期,其一州八個縣的生産總值佔整個大唐的百分之四,有“駢檣二十裡,開肆三萬室”的興旺景象。當時的制文有曰:“江南列郡,餘杭為大”,簡直就是除了長安之外,最為繁榮的地方。這種繁榮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到了千年後的明朝,朱元璋那家夥喜歡大封兒子,但是他特別提出,蘇杭一地不允許分封給諸王,因為太富了,國家的財政依靠蘇杭的賦稅。

還有一個關鍵,正所謂“京杭大運河”,杭州,可是帝國大動脈的南站。

徐清打算在這裡上岸,因為再往南,就是閩粵了,不是他針對誰,那個時候的閩粵之地,還……

總之,就在杭州上岸了。

原來,徐清想偷偷用小船登岸的,因為他怕的船太過於“豪華”,忽然從海上出現,怕引起誤會。不過,當他到了錢塘江口之後,就完全沒了這個擔心。一艘比他船大三分之一的船,在江口揚帆。

餘杭最富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這錢塘,一個是“餘杭縣”。從錢塘上岸,這裡的富饒遠超徐清的想象。徐清好歹也是如果大都會如長安,幽州的,也自己培養出一個繁榮城池滄州的人,可一到這錢塘,仍然被驚到了。

長安人多,城大,可畢竟經歷過戰火,再加上長安是“國際化”的都城,又被包圍在一片農田之中,雖然顯得氣派,讓人充滿敬畏,但是未免讓人覺得有些“土豪”。

錢塘卻不同,這邊的繁榮更加“小氣”。長安街道筆直,錢塘的街道鱗次櫛比,長安的貨物成堆,錢塘的貨物成盒。單從豬肉來說,長安買肉是一腳一腳提,錢塘卻不,是一條一天稱。完了,還要剁碎了,拿荷葉包上。

買五根繡花針,還要用草紙包好!

一切都顯得精緻,多卻不會讓人有壓抑的,繁華,卻不讓人感到心躁。錢塘更加接近的,是那種“小資”,商業的繁榮。

大隱隱於市,那樣的隱市一定是想錢塘這樣的。

當然,想要活得優雅,還得有錢。徐清一開始就愛上這裡了,正好,他有錢。

從船上搬下來許多物資,還有二萬兩白銀,楊信等人早就安排好了住所,打掃得一塵不染。舒舒服服住下,然後攜眾女上街採買,從東街口,到西肆頭。

20171127 7:40:25841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