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十三章 文會2)
春遊踏青,夏約暢泳,秋賞菊、紅山,冬看瑞雪。所謂文會,要麼就趁著有美景,要麼就接著有佳節。可隆冬時節,有沒下雪,又不是節氣,弄個文會就真的是吃飽了沒事幹。
反正徐清是這麼想的。
第二天清早,徐清便帶著業和楊成二人去找上官儀。一回生,二回熟,不多時,就上了上官儀的“賊船”。
反正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徐清也不怨了,安心坐下,看風景,嗑瓜子。走到湖中央,遇到了五六艘小船,一打量撐杆的艄公,竟然是昨天遇到的那幾艘被包了的船。
徐清的船大,又高,所以走出來站在邊上迎風而立。衣帶飄然,神色淡然,微笑著,就差揮手致意了。其實風迎面吹來,冷的要死,徐清只是為了風度,不要了溫度。
不一會兒,風度也沒了——徐清鼻涕長流。
掩面拭涕。
不過上官儀的船沒和他們走在一起,只在湖裡頭轉了轉就上了岸。眾人僱了幾輛馬車,一路向西而行。
這馬車是敞簾的,坐在馬車上之人可以觀看路邊的景色。只是葭月時,能看的東西不多,山光水色,都有一種殘破感。
馬車行進之時,陡然望見一座七級石塔越於層崖之上,徐清心道,這麼險要的地方,怎麼把材料運上去的吧。
在馬車顛簸中,徐清微微閉起眼,右手枕在車窗上,耳邊似依稀聽到梵音鐘鼓之聲。此刻悠閑自如,幾欲大夢五百年。
陡然馬車一停,上官儀對徐清道:“徐大哥,到了。”
哦,徐清悠悠醒來,看外頭,一排排香樟,碧綠碧綠,在這冬天可難見到這滿滿的綠色。
下了馬車,見一座古寺,在寺裡喝了一杯清茶,就著茶點,再用巾帕洗了把臉,疲乏之意頓消,不由渾身舒坦。這一趟,似乎值了。
文會呢?
又上馬車,載著眾人繼續上山,體驗了幾次柳暗花明,便見了一座山亭。亭邊一側遙望西湖,背覽群山,可謂一處絕佳的觀景臺!
看那亭子裡,已經有了五六人書生,都在清談,見徐清等人來了,一名書生鼻孔朝天走過來道:“有沒有帖子?”
徐清心想,怎麼會用這種人做門子,看來主會的人是個不懂用人的。上官儀也沒介意,遞上了帖子,徐清一看,只見落款上寫著陳翊立三字。
徐清訝然,向上官儀問道:“這陳翊立是何人?”
上官儀聞言狡黠地道:“這陳翊立啊,乃是錢塘縣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