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徐清也不懂陣型,他只知道自己的三線陣對付騎兵十分有用,他今天想擺陣,最多是想看看自己的兵反應迅不迅速。而今天這幾個方陣,顯然是沒有人擺得出三線陣的。他招來諸葛燕道;“諸葛將軍,你點評一下這陣型吧。”
諸葛燕拱手道:“對付騎兵列陣,應當要以減其馬勢為重,削其弓利為輔。在場的人各有優點,但由於人少,難以顧及各個方面。若是在戰場上,都只會淪為騎兵的魚肉,故而沒有差別。”
徐清嘆了一口氣道:“若是讓諸葛將軍指揮,重新擺一個大陣,能否抵禦一萬騎兵。”
諸葛燕聽了驚訝地看了徐清一眼,步兵對騎兵,向來是能保住命就差不多了,誰還想要贏,還是以少勝多的贏?他忙拱手道:“徐將軍,末將無能,還請將軍指點。”
徐清又問二小:“你們呢?”
二小搖搖頭,徐清便笑道:“好吧,今天便教你們一招,令第一排持大盾,列盾牆,削其弓利。第二排和第三排,彎著腰,持著長槍在蹲後面,用以減其馬勢。最後的人,便持硬弩,列成一排排線陣。”
徐清這一半是現學現賣,一半是根據打奚族的經驗說出來的。當時在渤海,徐清沒有足夠的裝備和人手,但是在現在,便可以試著恢複當初宋朝岳家軍的打法了。嶽飛靠著一幫岳家軍,可不是憑著背上的刺青,也不是憑著一身膽子才打贏的。他依靠的東西,也就是宋朝發達的弓弩製作業,還有長刺,即加長版的長槍,還有宋朝的重要裝備,初期的火器。
但宋朝的火器,大多是用竹子製作的突火槍,每次只能發射一次,用完了就得扔,其威力還不如現在的沖天炮。
現在徐清不會講火槍推廣,但是可以用鋼制弓弩裝備自己的兵,加上這兵陣應該也能有不錯的效果。更何況,還有一個英明神武的玄武大將,宣平侯爺坐鎮,能出什麼紕漏。
徐清一邊說著,諸葛燕便心領神會的指揮著眾人站好。這個陣型,大家雖然第一次見到,但也排得比較快。徐清一看,發現倆缺點,一是這人數太少,後面的弩陣起不了威懾作用,沒了這個人頭收割機,前面的盾牆和長槍陣便沒了作用。其次,便是盾牌太短,前面的人僅僅能擋住自己的胸前。再一看,長槍也太短了,紮不到俯沖過來的馬匹。
徐清一想,又對諸葛燕道:“諸葛將軍,此陣之威力全在於弩線陣,你叫他們全部擺成弩線陣吧。”
“喏!”
兩千多人,擺了五線,每一排四百人。徐清命令每一排都錯開站著,由於不是每個人有硬弩,暫時只是各自拿著自己的弓。徐清叫第一排的射箭,第二排拉弓,以此類推,排排遞進。看到這裡,諸葛燕恍然大悟:“停,停,停!哈哈哈,我明白了,明白了哈哈,徐將軍,你看我說得對不對?”
“行行,你說吧……”
“這這這……”諸葛燕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徐清拍拍他的肩膀,他才順了氣道:“這弩箭陣,一旦人多了,便可接連不斷的發射弩箭。雖然每一次的箭矢發射得比較少,但是每一次的箭矢卻能更有效的殺傷敵人,威力倍增!”
徐清點點頭道:“諸葛將軍不愧是宿將,此番言論,正是本將此陣的妙處所在。只是,這盾牆和長槍刺,也是不可缺少,本將還得去皇上那裡討點東西啊。”
二小問道:“徐大哥要什麼,我們幫你去找皇大父要。”
徐清卻長嘆一聲:“你皇大父,怎肯白給我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