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和dd動畫的合作,完全尊崇好萊塢的根本生態法則——利益。
dd動畫缺乏發掘一部動畫片的最大潛力的能力,確實如此,和真人電影相比。動畫片的電影票房佔據總收益的比例還要更低,大約只有3成不到,種類龐雜、渠道豐富的周邊産品,是大熱動畫片最賺錢的一條渠道,衣食住行的所有方面,都可以為一部動畫片獲得足夠誘人的利益。
這一點上。dd影業也好,甚至米高梅也好,都沒有任何經驗可言。而且這種能力和發行宣傳並不一樣,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建設好的。
所以丹尼爾決定和迪士尼合作。
迪士尼當然不會拒絕。這種合作對迪士尼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們沒有投資一分錢,掌握了所有主動權。如果動畫片並不賣座,或者是動畫形象並不討喜,商業價值低下,他們完全可以不理會dd動畫方面的合作要約,而如何dd真的製作出一部大火動畫片——就像dd影業在創業之初推出的《希臘婚禮》一樣的話,那麼迪士尼當然願意投入渠道和運營成本,從dd動畫分過來一塊蛋糕。
這種合作,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而且從長久性來說,dd動畫即便想要建立自己的周邊商品獲利體系,也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更何況,有沒有必要做這些還是兩可之間。dd動畫和迪士尼並不相同,迪士尼以動畫片起家,即便漸漸涉足真人電影,動畫部門在迪士尼仍然是核心,所以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産業佈局是迪士尼的發展方向,但是dd不同。dd影業是愛情喜劇、r級片著稱的,收購了米高梅之後,似乎也沒有打算改變自己的發展路線,dd動畫只是它的一個補充部門。
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展並且維持一個動畫周邊的渠道和網路,並不是一個肯定的合算行為。
所以,雖然dd動畫和迪士尼、皮克斯算得上是競爭對手,卻不會妨礙迪士尼和dd的合作,當然也就不會拒絕《瓦力》憑借在迪士尼遊樂園內舉辦首映禮,帶來的最後一波宣傳效果。
然而,說到底,這也只是合作而已。
迪士尼和dd,羅伯特和丹尼爾,不可能産生更密切的私人關繫了。布拉德心裡幻想的那些情境,當然也就不會發生。
……
《瓦力》的首映禮陣容相當豪華,顯然,dd影業對於自己的動畫部門的開山作品非常重視。
導演安德魯.斯坦頓,帶著一眾不太知名的配音演員和配角們,當然不可或缺,不是最受矚目的群體。
皮克斯的約翰.拉賽特,夢工場動畫的傑弗裡.卡森伯格。克裡斯.梅勒丹德利以及藍天工作室——幾乎好萊塢動畫長片製作領域的所有參與者,都齊聚一堂,這也許才是本場首映禮最受關注的一點。
某種程度上,這甚至超過了丹尼爾.桑德勒帶著戴維和梅耶兩員大將同時出馬。羅伯特.艾格和迪克.庫克雙雙捧場的影響力。
“……很難揣摩這些人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才會同意一起出席《瓦力》的首映禮,為dd動畫的第一步作品站臺。如果你對約翰.拉賽特、傑弗裡.卡森伯格這些名字並不熟悉,也不瞭解藍天工作室的話,當我告訴你,拉賽特被譽為沃特.迪士尼之後最優秀的動畫大師。《閃電狗》《玩具總動員》,你所能記得的大部分經典動畫作品,都由他一手推出。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在大家的童年記憶裡舉足輕重的人物。傑弗裡.卡森伯格,夢工場動畫部門的負責人,《怪物史瑞克》已經能夠說明一切,他同樣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動畫天才。藍天工作室推出的《冰河世紀》讓人耳目一新,克裡斯.梅勒丹德利,福克斯動畫的負責人,同樣是《冰河世紀》成功的幕後功臣。
說的更加直白一點。這些人是好萊塢動畫領域最具權力的一幫人,或許現在還要加上安德魯.斯坦頓了。”
如《首映》雜志所說,在震驚之餘,大家更多的是疑惑和驚訝。
為什麼這些人會通通出席。
但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這場的場面並不如何奇怪。
約翰.拉賽特和安德魯.斯坦頓合作多年,對於他的離去有些生氣,也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樣團隊,什麼樣的題材,能讓安德魯決定離開皮克斯。拉賽特當然有理由要先睹為快,這裡面有多少是來捧場的意味並不好說。而且,除了他本人的意願之外,皮克斯的擁有者史蒂夫.喬布斯和丹尼爾略有交情。迪士尼在動畫業務上和dd動畫展開合作,那麼皮克斯出現就更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至於和迪士尼心結未解的卡森伯格,在接到dd方面的邀請之後,也欣然同意,也許是為了一種“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心態。畢竟《怪物史瑞克2》殺掉《海底總動員》,上升至動畫片票房排行榜第一之後,他還沒有機會告訴迪士尼的領導者,讓他離開迪士尼是一個多麼錯誤的決定。當然,也許卡森伯格沒有這麼陰暗,他只是單純希望看看動畫片領域的新參與者有幾分功力——這畢竟是丹尼爾.桑德勒的公司。
這是個無法用常理來看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