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綜藝》的持中觀點,福克斯有線網就相當的不客氣和不講道理了。
“丹尼爾.桑德勒一手推動成立的‘社交時代公眾選擇獎’,在成立之初。就引來眾多質疑。其中之一是。現有的人氣類獎項,都有網際網路評選渠道,是否還有必要由社交網路親自參與創立一個新的選擇獎;第二點是,作為主導獎項的人,丹尼爾同時又是眾多電影的參演者和投資人,這讓公眾普遍懷疑獎項能夠保持公正性;第三點,獎項組委會宣稱的資料管理系統,有效性還沒有得到足夠可信的證明。
昨天,組委會公佈了首屆公眾選擇獎的提名名單。名單中,和丹尼爾相關的一系列的作品。《加勒比海盜2》《歌舞青春》《一往無前》等都入圍其中。這加劇了大家對獎項公眾性的懷疑情緒。
也許,丹尼爾.桑德勒和獎項組委會。應該好好考慮如何緩解對其的種種質疑,否則‘社交時代公眾選擇獎’很可能將成為一個笑話。”
……
作為一個面向公眾的獎項,組委會不可能像丹尼爾那樣,對社會關切和輿論,保持冷處理。
很快,組委會發布了宣告,稱所有提名均遵循事實,相信所有社交網路使用者都有感受,提名演員在曝光度影響力積極評價社交活躍度等各個方面的因素,是組成提名名單的依據,而這些依據都是網站使用者親自參與的,因此組委會認為,名單能夠代表社交網路使用者,即社交時代的公眾選擇。而且,組委會也注意到,普通使用者對提名名單並沒有明顯的質疑和反對情緒,支援和認可佔據了主流意見,對於一部分媒體意圖表達出的獎項,組委會深感不解,但希望各界能夠包容一個剛剛誕生的獎項。最後,他們也沒忘了感謝大家的支援,保證一定會不斷改進。
不得不說,有理走遍天下是一條真理。
組委會很快抓住瞭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就是名單確實代表了主流意見,盡管它們中有很多和丹尼爾關系匪淺,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它們確實是有代表性的——而且,首屆公眾選擇獎,各個因素的權重,還是以曝光度提及率活躍度這些基礎素材為主導的。可能隨著獎項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提高,會漸漸將專業人士評價電影評分票房數字等因素的權重增大,以增加獎項的專業性——這也是組委會的一個遠期規劃。
公眾或許會喜歡投票,但更重視的還是專業權威獎項——比如奧斯卡工會獎金球獎。公眾選擇獎希望把自己打造成評選類和專業類的雙料權威獎項,只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
作為一個初生的獎項,公眾選擇獎的影響力不能算小,但和奧斯卡是沒有辦法比較的,所以很快就被關於奧斯卡的討論掩蓋掉了。奧斯卡的提名名單還比較遠,因此猜測這份名單,成為大家樂此不疲的工作。
對於公眾選擇獎來說,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難免也覺得有些失落——在好萊塢,任何獎項在奧斯卡面前都會覺得失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