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影業舉辦了本屆奧斯卡的提名午宴,丹尼爾親自出席招待各位貴賓,在接受採訪時,他明確回應了近幾天你來我往的雙方交手。
“對於斯金格先生的稱贊,我非常感謝。但我必須要說的是,我不清楚索尼的企業文化是什麼,但dd影業並非主張個人英雄的公司,我們這裡沒有獨攬一切的獨裁者。我會為dd影業選擇一些劇本,推薦一些演員和導演。這是我的優勢所在,我畢竟是個有些成績和名氣的好萊塢演員,你允許我的自大。但是,具體製作發行一部電影。則要依靠戴維、弗格森以及我們的團隊成員。我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時間來做所有的事情。很明顯的一個例證是,《社交網路》的成功,它的後期、宣傳、發行,我都在伯克利的校園適應我的新生活,但顯然。我的夥伴們做的很好。所以霍華德對dd影業的擔憂,我們很感激,但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在決定收購米高梅之前,我們已經有充分的預案和準備,我們決心將這個偉大的品牌延續下去,我們有這個能力,我也認為我們值得信任。”
雙方發言的層級越來越高,到了霍華德.斯金格和丹尼爾.桑德勒捉對廝殺的時候,已經說明最後的結果已經非常靠近。畢竟,索尼和米高梅的接觸已經有大半年的時候,dd影業也已經操作了數月之久。
對這場即將迎來最後結果的收購戰,b和f2f分別都製作了專頁,時間軸明確地展示整個收購歷程中的大事件和裡程碑。
最新的一點,當然是時代華納的退出。
隨後,是時代宣佈加入dd影業領先的收購團體。
顯然,理查德被說服了,然後他說服了華納的董事會——這表明媒體的猜錯並沒有錯,時代華納的目標就是米高梅珍貴的片庫。所以當他們和dd影業簽署了協議之後,就迅速給對手索尼來上一刀,轉而支援dd影業。
這對dd影業來說,當然是重大利好。
如果說之前的dd影業還稍顯單薄,那麼加入了時代華納之後,他們顯然已經全面超過了索尼財團。
霍華德在電影業可以說根深蒂固,但他也沒法瞭解到時代華納和丹尼爾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為什麼丹尼爾拜訪了一次理查德之後,就迅速出現瞭如此讓人震驚的戲劇性轉變,時代華納居然放棄了自己的收購計劃,轉而成為dd影業的一部分。
盡管索尼和維亞康姆在本次收購案中也有合作,但這是不一樣的,在時代華納面前,dd影業實在不應該獲得對等的,甚至是高過一等的地位。
外界對這一轉變的猜測當然也是議論紛紛。
有兩個人對此感同身受。
其中之一就是迪士尼的羅伯特.艾格,當初丹尼爾想要加入《加勒比海盜》的時候,面對戈爾.維賓斯基和傑瑞.布魯克海默的聯合反對,丹尼爾決然地以承擔三成投資的代價,獲得了羅伯特的直接助力,《海盜》系列三成的投資權如今已經為了dd影業最重要的資産之一。所以,在好萊塢的權力人物中,羅伯特可能是最明白丹尼爾堅強意志的人,如果他認定了一個方面,就會做出相當冒險的舉措——這一次,華納顯然也被他說服了。至於這個冒險的舉措究竟是什麼,羅伯特猜測的相差無幾,也許丹尼爾決定讓出米高梅的片庫,一個對他來說用處不大,但是對時代華納來說意義匪淺的寶庫——那可能意味著電影和電視劇領域的內容提供者新的王者誕生。
和羅伯特一樣瞭解丹尼爾的,還有遠在矽谷的拉裡.佩奇,被狠狠算了一把的佩奇,盡管對丹尼爾沒有産生什麼惡劣觀感,但他顯然深為瞭解丹尼爾做事的討論。他一定是捏住了時代華納的g點,不然華納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決定和dd影業的合作。根據這一原則,佩奇也將目光投向了米高梅那個讓人垂涎的片庫。
不論如何,這些猜測都不會得到華納和dd影業的證實。
2月6號,索尼和dd影業同時公佈了自己的最新報價。
48億!
48億!
雙方對米高梅給出了同樣的30億報價,以每股12美金價格收購所有股份,此外,他們還要承擔米高梅歷年積累的18億外債。
顯然,雙方對米高梅目前價值的估算是一致的,48億是目前來說的最高估價了,再高就沒有意義了。甚至,對於時代華納來說,超過46億本身也就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了。畢竟,除了片庫、《007》系列、《粉紅豹》系列以及《霍位元人》的版權之外,其他的資産對華納來說都是要被處理掉的。
現在,選擇權被交到了科克和股東們的手上。
價碼最終是一致的。
到底是將米高梅賣給擁有索尼影業、哥倫比亞影業的索尼。
還是將公司“下嫁”給獨立製片廠dd影業,創造好萊塢並購史上新的記錄。
這是一個困難但並不難過的選擇——無論如何,科克都會大賺一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