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很奇怪,既然如此,庫薩完全可以用他行程繁忙為藉口拒絕掉,畢竟他不算什麼重要人員,想要對那些大人物避其鋒芒,也不算難以理解,可是庫薩又沒有。
“拒絕?丹尼爾,這是個危機,但也是個機會,《角鬥士》還有半年才會上映,對你的質疑也許延續下去,如果能在南加大五月底的這次比賽中表現出色,你就能狠狠地打他們一個巴掌,也沒誰能在你電影上映前再說風涼話,或者拿演技當藉口來抹黑你。喬森·朱還算是個不錯的年輕人,他拿到南加大不少獎項,看上去頗有才華。這個險,值得去冒。”
“他給你劇本了嗎?”
“還沒有,還有一個周,他之前沒有想到會請你來出演,所以需要做些修改。”
“那可以等我回到洛杉磯再談了。”
“是的。”
兩人又談了《諜影重重》的準備工作,當然還有更早的《律政俏佳人》,這部電影改了不少,威瑟斯彭飾演的女孩當然還是理所當然的絕對中心,但丹尼爾飾演的男主角的戲份顯著增加了,這甚至讓丹尼爾開始擔心,電影還會不會如期取得成功。
但他總不能說不要給我加戲,我厭惡在這裡給出給多表演,除非他瘋了。好在主線沒有變,電影的魅力應該也不會有影響。
結束了和庫薩長時間的交談,丹尼爾翻了翻《俏佳人》的劇本,這確實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也難怪在《美國甜心》和《侏羅紀公園3》這樣的恐怖對手追殺之下,能夠取得優異的票房。
一天休息之後,丹尼爾重新恢複了活力。
在攝影棚完成了自己的拍攝,接下來還有一些配合戲份,三天後他會回到洛杉磯。
接著是南加大,然後是《律政俏佳人》和《角鬥士》的宣傳工作,然後回紐西蘭拍剩下的戲份,最後回去拍《諜影重重》,忙的快飛起來了。
丹尼爾離開紐西蘭的時候,大家做了短暫告別,飾演薩魯曼的克裡斯托弗·李,送了他幾張搖滾碟,伊恩說他等丹尼爾回來,會帶他去“搖滾”一下,經過維果的解釋,丹尼爾才明白“搖滾”的另一個意思——找姑娘。
從惠靈頓飛回洛杉磯,在機場他就認識到庫薩說的麻煩在哪裡。
得到航班訊息的媒體和狗仔已經等在出站口,當然還有一些他的影迷。
庫薩和安迪護著他,丹尼爾戴著墨鏡全程不發一言,現在他還不知道情況,隨意開口有時候問題很大。
直接回到馬裡布住宅,庫薩和安迪都先回家了,安迪也好幾個月沒有回家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的小報和網路上開始有他回洛杉磯的新聞。
標題統一。
“丹尼爾返回洛杉磯,表情凝重不發一言。”
“心懷擔心?丹尼爾拒絕接受採訪。”
“新星隕落?見真章的時候到了。”
幾乎就沒有什麼好的,即便是《洛杉磯時報》這樣的老朋友,也沒辦法給出積極評論,它們的一小塊地方盡量客觀,標題是“南加大短片大賽最年輕的參與者——丹尼爾,回到洛杉磯”。
娛樂新聞要求它們找到爆點。
最年輕的參與者,意味著最不值得信任的參與者,意味著最容易失敗的參與者——所以,丹尼爾即將失敗。
娛樂圈的邏輯是這麼來的。
丹尼爾的影迷們奮力掙紮,idb、部落格網站,包括ah,都有“你們等著大吃一驚吧”的憤怒回應。
但得到的基本上是調侃,“我已經做好大吃一驚的準備了——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