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紐約影評人。
因此還沒有大規模上映的《毒品網路》當然有些吃虧,而且選定在年底於紐約點映,多少也有點太刻意,這是他們面臨的弱勢。
按照特裡弗的分析——這個時候山鷹公司能做的就比較有限,這不是網路人氣獎,每個獎都得由評委選出來。
特裡弗認為丹尼爾是獲獎的第一熱門,其次才是貝尼索。
夢工廠和環球決定將丹尼爾的最佳男配作為針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主打公關物件,是很重要的原因。按照他們的公關部門的預測,羅素·克勞和湯姆·漢克斯競爭沒有太大的可能性,因為紐約影評人對阿甘的喜歡名聲在外,而且根據前期評測,克勞的評價要低過湯姆·漢克斯不少。
雙方對耗宣傳和公關資源並不可取,對方可是湯姆·漢克斯,連莊奧斯卡影帝的超級牛人——想必學院不可能再讓他拿奧斯卡,至少十年內,所以克勞在奧斯卡上佔據絕對先手,那麼現在,就沒有必要花費太多資源進去。
丹尼爾此時就成為了製片方的突破口,本年度的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角鬥士》參與其中五個獎項的爭奪,其中最有把握的就是丹尼爾的最佳男配。
這是頒獎季第一個有影響力的獎項,也是五大影評人協會獎——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國家影評人協會、國家評論學會的頭馬,打響第一炮對《角鬥士》來說很重要,如果顆粒無數,確實會是一個大的打擊。
種種情形,為丹尼爾奪下這個獎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如果沒人頭發昏,獎就不會跑掉。”特裡弗運作頒獎季的經驗非常豐富,庫薩決意相信他,但該做的工作還是必須要做。
在環球舉辦的雞尾酒會上和影評人多多溝通,解釋一下丹尼爾為何沒能出席。
這個不太重要,因為這個獎不辦頒獎典禮,因此是否面談都不是問題,但解釋一下還是能夠表明丹尼爾對他們的重視,影評人們最愛的不是這一點麼?
另一方面,出於對特裡弗的信任和對拿下這個獎的自信,加上特裡弗本人接手了媒體資源——當然,不包括瓊斯的床,最近媒體開始營造氛圍——丹尼爾拿下這個獎,就等於他成為演技派、成為新的巨星,報道從不同角度添油加醋地說明這個獎的重要之處——奧斯卡的風向標,紐約影評人的崇高地位等等。
至於紐約影評家以和奧斯卡唱反調為明報道在說謊——因為風向標也可以指向反面。
在洛杉磯的傑西卡也常常被問道對丹尼爾拿獎的意見,不止是紐約影評人協會獎,主要的目的是奧斯卡,傑西卡當然滿臉笑容,不發一言,媒體自然就會揣摩出“笑容自信”“成竹在胸”“愛情甜蜜”等等各色資訊。
將這把火燒的更高更熱。
至於霍納在背後怎麼抨擊丹尼爾的團隊,就不為外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