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你的時刻吧。”
看著前面的採訪區,朱莉朝他眨眨眼,從另一個門離開了後臺。
丹尼爾頓了一下,臉上重新露出無懈可擊的笑容,姿態同樣無可挑剔,邁步走向記者區,在他的身後,濃鬱中國特色的表演響了起來——這是奧斯卡第一次展現如此濃重的中國風,當然是因為《臥虎藏龍》的極佳表現,但是藏在丹尼爾內心的黃色靈魂,還是體味到一絲不為人知的竊喜。
身前身後,皮囊靈魂,丹尼爾恍然覺得自己的好萊塢人生像極了一場巔峰表演。
……
“丹尼爾重新整理最佳男配角年齡紀錄”
丹尼爾得獎的訊息一旦公佈,早就準備好稿子的各路媒體在網路上傳送了自己的報導,顯而易見,有一些之前未被丹尼爾團隊認知到的爆點早就被嗅覺靈敏的記者和編輯們注意到了。
丹尼爾出生於1980年10月2天,通常他說自己22歲,這一數字比前面一位紀錄保持者蒂莫西·赫頓短了兩個月左右,巧合的是,蒂莫西拿下這尊奧斯卡的時候正是在1980年的《普通人》,不過兩個人截然不同,丹尼爾從不曾表明自己專注於藝術電影,這是一種成熟,當年的蒂莫西少年早成,風光赫赫,從而造就了在好萊塢不必要的傲氣——這是他沒有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丹尼爾和他顯著不同,今年丹尼爾就將有《俏佳人》《魔戒三部曲:護戒使者》上映,明年的《諜影重重》和《魔戒2》都在票房有相當企圖心。
《洛杉磯時報》濃墨重彩的誇獎丹尼爾的天賦和未來——稱他將成為世紀初最讓人矚目的好萊塢明星,第一尊奧斯卡只是開始。
出奇的是,與丹尼爾並不合拍的《娛樂週刊》也給出了讓人臉紅的贊譽——是再一次的捧殺還是決意更改策略,《娛樂》的風頭變換還是造就了丹尼爾這一輪媒體熱潮想積極方向傾倒的局面。
丹尼爾回到臺下的時候,又接受了一番恭喜。
“提前握一握?”
丹尼爾側頭和克勞開了個玩笑,不過克勞並沒有拒絕,而是伸手過來提了一下這尊有點小重的鍍金獎杯。
出於對朱麗葉的尊重,丹尼爾當然不會跟她開這個玩笑,人家可是拿獎拿到手軟的人,一尊奧斯卡男配還是不要到她面前丟臉比較好。
接下來開獎,丹尼爾就覺得輕松無比了。
雷德利錯失,史蒂文得獎。
茱莉亞的表現讓看好她的人跌破眼鏡——看上去她就像個一點心理準備的人,似乎被巨大的驚喜給震驚了。
湯姆·漢克斯果然無緣第三尊影帝獎杯,丹尼爾記得,和他同名的那一位丹尼爾·戴·劉易斯在十幾年後實現了這一壯舉,不過那一位可是個戲痴,不是凡俗人能夠相比的。
一直到最後,最佳影片被《角鬥士》強勢拿下,一直勉強歡笑的雷德利才算是真正開心起來。
整個組都開心起來,十二提六中,這已經是相當亮眼的成績了,何況還包括影帝和最佳影片大獎。
之後舉行的奧斯卡派對,更像是《角鬥士》和《臥虎藏龍》的慶功派對,不過在派對之前的間隙時間裡,丹尼爾接受了ne浪的何宇的簡短採訪——這是之前說定的,如果丹尼爾獲獎就接受。
中國現在還沒怎麼進入好萊塢的眼界,雖然《泰坦尼克號》在中國的成績還是讓人驚喜的,不過相對於成熟的其他亞洲市場,這裡的蛋糕還是太小,但誰能比丹尼爾更明白這個市場在十幾年後的容量呢?那可是單片超過兩億美元的市場。
“丹尼,大家正在等你呢。”
剛剛步入現場,第一眼看到他的卡梅隆·迪亞茲就喊了起來,看上去似乎兩個人熟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