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詹姆斯和沃納爾都來了,還有個不請自來的,喬森.朱。
當初合作的時候。學生導演和新晉偶像之間的差距不小,但絕對沒有今天這麼可怕,一個還是學生,另一個已經是好萊塢最ding尖的演員了。
不過,幸好,美國人一旦熟悉,地位上的差距也不太會影響不涉及利益的日常交往。
詹姆斯和沃納爾都只有27歲,在寫《電鋸驚魂》劇本的時候,兩個人都先後失業了。作為老朋友、老同學,他們決心攜手一起幹。好萊塢的夢幻吸引力,讓他們從遙遠的澳洲奔赴而來,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劇本成形後,他們沒敢找到大公司——有些時候,反倒是初出茅廬的人更容易成功。以《電鋸驚魂》為例。丹尼爾知道,至少獅門影業是看好這個劇本的,他們給了近150萬的預算。讓他們倆折騰。
一般情況下,面對這種專案,30到50萬是比較正常的,再多一dian,100萬封ding。
所以可以看出來,獅門還是很看好它的,至少這一投資級別的電影裡。
可是因為兩人的畏縮,劇本被投到一些電影基金那裡,有一些人根本不會看,直接丟到垃圾桶,另外一些,水準有限,也看不出好壞來。看看兩個人的履歷,澳大利亞人,沒在好萊塢摸爬滾打過——等於是一dian人脈都沒有,這又要減三分。
一直到詹姆斯在一個聚會裡遇見同是華人的喬森——他因為拍攝了《無聲之愛》,還是得到不少關注,後面也拍攝了一些短片,拿過幾個獎。因此詹姆斯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接觸了一下喬森,畢竟都是華人,在好萊塢見面就有三分情。
喬森也幫他問了幾個贊助他拍短片的投資商,他們都對恐怖片沒什麼興趣。
直到後面,喬森才決定給丹尼爾打一通電話,算是最後嘗試。
詹姆斯和沃納爾一開始被打擊狠了,一聽是要投給剛剛製作出一部4億級別電影的製片廠,差dian攔住喬森。
接到弗格森電話的時候,兩個人上蹦下跳了好幾分鐘,才趕緊到影業來。
弗格森也沒告訴他們,是丹尼爾要親自跟他們面談,還特地請喬森來陪同——至少喬森更熟悉好萊塢。如果知道是見丹尼爾,他們可能也不會去找喬森了,有沒有他都一樣,他們在丹尼爾面前,根本沒有平等地位可言。
“很高興見到你們,你們有個天才的想法。”丹尼爾也沒打算花太多時間在這個上面,因為沒必要,所以直入主題,“我看了《電鋸驚魂》的劇本,感覺還不錯,所以找你們來聊一聊當時創作的想法,拍攝上有沒有特別要求的地方?都可以坦誠、開放的交流。”
“《電鋸驚魂》?”
丹尼爾怔了一下,“哦,就是你們的劇本,這個名字怎麼樣?我覺得更合適一dian。”
“是的,很棒。”
“你們喜歡就好,這個還可以討論,那麼,誰來說說創造的過程?”
詹姆斯舔了一下嘴唇,和沃納爾對視一眼,示意他來說。
沃納爾是個看上去挺靦腆的大男孩,“是這樣的,在我小的時候……”(未完待續…)
ps:第二更,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