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殺破三國> 第七十三章 迴天有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迴天有術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張飛說是因為大哥劉備病了,才耽誤了行軍,這等話簡直是騙鬼的,可張飛那模樣,絲毫不像說謊。

反正仗已經打贏了,“大耳賊”到底是真病假病,王鵬也沒心情與他深究,整頓兵馬、收攏俘虜,待皇甫嵩與朱儁上來之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投向宛城。

宛城現在已入漢軍之手,在皇甫嵩首戰破了張寶的“天兵”之後,他們攆著張寶的大軍去了宛子山,賊兵中的一部分見大隊擁擠,估計跑不到宛子山,就容易被漢軍給砍了,所以倉惶奔向宛城。城內見自家人回來,自是要趕緊開城,就這功夫,劉關張三兄弟領著三千來人殺出來了,一股腦地沖進城內。關張二人實在太過彪悍,守城頭目被他倆直接砍死,而這時,王允聽聞前線大勝,也是直取宛城。宛城的賊寇知前敵大敗,又被劉關張沖進城,進而又見王允的大軍殺過來,哪有心思應戰,不是投降,就是四散而逃。待王允進城,宛城已入劉備之手,劉備出城相迎,王允見到他,心中也好是納悶,問他為何此刻出現,充當先鋒之時,人去了哪裡。劉備的回答和張飛一樣,王允自然不信,但仗已經打完,且劉關張也並非自己的部下,不便責備,只能就此作罷。

漢軍在城內大家搜捕,王允還在張寶的將軍府找出那封黃才給張寶的書信。一看到這封書信,王允大怒,黃才是張讓的門客,京城內的大官,哪個不知。

好你個張讓,三番兩次害我不說,這一次,竟然還敢勾結黃巾反賊,你給我等著。

王允找來皇甫嵩、朱儁二人,亮出書信給二人過目,想要商量個法子,對付張讓。皇甫嵩和朱儁都和王允交情深厚,平日都看不上張讓,見有此書信,料想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二人一提,這封書信,暫時不要露出來,先上表皇上,請示班師回朝的事。待到咱們回京,再一起在禦前參奏張讓。

王允以為大善,當即點頭。眼下豫州的黃巾賊,基本肅清,可以說,全天下的黃巾賊主力,也打的差不多了,賊酋全部被誅,正是凱旋班師之時。

三人聯名上書,請示班師,沒過多久,聖旨下達,準他們班師回朝,上呈有功將領的名單,等候朝廷論功行賞。

雖說是班師回朝,但地方兵馬是不準進洛陽的,孔融等地方官員,自帶兵馬,返回駐地,等待朝廷封賞,王鵬的兵馬,本部編制是兩千,他現在雖有三千,但是不能全跟著進京的。他是上軍校尉府的,出門的時候是兩千人,回來之後,你上交的兵馬肯定不能是三千,多餘的人家也不收,而且士兵都有花名冊,所以王鵬只能帶淩剛、牛鐵那幫老弟兄走,剩餘的兵馬,留在宛城郊外屯田,交給于禁、太史慈、徐晃掌管。打了這麼多仗,多少有些繳獲,也足夠大家吃用一陣子了,回京之後,看看朝廷能給個甚麼官職。

徐晃現在已經正式成為王鵬手下的部將,一是他自己心甘情願,二是有王允出面和楊奉打招呼,楊奉一見如此,也沒有辦法,只能做個順水人情。

王鵬帶著一千人,隨同王允、朱儁、皇甫嵩返回京師。於路之上,王鵬少不得要檢視自己獲得的那兩張錦囊牌“無中生有”和“桃園結義”,以及那張基本牌——“殺”。

“桃園結義”的作用是,贈送王鵬100點友好度,可以對紙牌角色使用,不僅能夠一次將100點全部用掉,也可以分散使用。這個可是好東西。

使用“無中生有”,王鵬令花色“是蔡文姬;方塊是楊修。

基本牌“殺”的作用是,可以令自己的氣力提升,王鵬使用之後,果然覺得自己的力氣增加了幾分。

回到洛陽,王鵬帶著士兵,至上軍校尉府繳納兵符,蹇碩表面上對王鵬大加誇獎,讓他回府休息,等到皇上封賞的旨意。

現在的王鵬,打死也不可能再回趙洵府上了,直接返回自己家中。便宜老爹王元,早派人打聽兒子的情況,聽說兒子沙場之上,屢建大功,還能夠使用禦兵技和戰技,別提有多高興了,見到兒子回來,是喜極而泣,除了噓寒問暖,就是吩咐擺上酒席,爺倆要好好的喝上幾杯。

王允的計劃,自然沒有告訴王鵬,回京的第二天,王允、皇甫嵩、朱儁上朝,先是上呈有功將校的名單,跟著便指名點姓,參劾張讓,還拿出書信為證,要找張讓的門客黃才,君前對質。

漢靈帝大驚,散朝之後,立即召張讓覲見,怒氣沖沖地指責張讓,並要他交待實際情況。張讓一向在朝中自以為是,指手畫腳,也沒想到有誰敢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因此見到王允的奏章後嚇得半死,急忙叩頭謝罪。可張讓是何等狡詐圓滑的人物,他在回答皇帝時,不僅不承認自己的罪行,反而說王允忌妒陷害他,說自己對陛下,對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沒有絲毫與黃巾軍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靈帝本就有意偏袒張讓,加上被張讓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自認為他無罪,也便不再追究。

見皇上不加責難,張讓長籲了一口氣,可這時,靈帝突然說道:“今天王允上呈了一份封賞有功將士的書簡,你給朕斟酌一下,看都賞些什麼官職。”

聽到此言,張讓大喜,知道風波已經過去,賺錢的機會又來了。連忙叩頭領旨,帶著竹簡離開。

不一日,聖旨下達,對此番有功將士,大加封賞,其中孫堅,被封為長沙太守,董卓被封為西涼刺史,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有加封,就連劉備,也給了一個安喜縣縣尉。唯獨王允和王鵬,沒有得到任何封賞。當然,其中有花錢的,也有沒花錢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