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不如就讓文遠與子義同去吧。”
王鵬表示讓張遼與太史慈去執行潛入長安的任務。二人一聽點到自己的名字,臉上都露出笑容,然後一起抱拳說道:“我二人一定不辱使命。”
這次安排,也算是針對二人的能力,張遼有“突襲”,士兵行軍速度加快,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太史慈武功高強,有他在旁協助,勝算更高。
陳宮對王鵬的這個安排,很是滿意。至於徐晃,雖然沒有領到任務,卻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王鵬說的也對,不能三個人都去,身邊總得留一個。
接下來,王鵬讓張遼和太史慈做好準備,這兩天就出發,帶去能人不能太多,當然也不能太少,選了三百精銳,各個都是好手。
陳留那邊會盟,和歷史的正常發展一樣,由袁紹為盟主,統率大夥前往洛陽。王鵬為何不去湊下熱鬧呢?他有他的打算,跟著前去會盟,能有什麼用,袁紹也不會聽他的,到時候,肯定還和歷史的發展一樣。頂多也就是錯過了三英戰呂布的經典場面。偷襲洛陽,好處很大,別的不說,先把蔡文姬給搶了再說,怎麼也不能便宜了匈奴的左賢王不是。當初在洛陽的時候,王鵬其實就有動手硬搶的想法了,可他還沒有那個膽子,蔡邕沒死,在洛陽影響力很大,董卓為了拉攏,還一日三升其官,王鵬帶兵登門搶他姑娘,和找死有什麼區別呀。那個時候,不管能不能搶到手,這個罵名也不能王鵬能背起的。
現在殺入洛陽搶人,那就不一樣了,是為了討伐董卓,而且眼下蔡邕應該掛了,趁這機會把蔡琰搶了,兵荒馬亂的,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呀。
很快,王鵬得到訊息,諸侯聯軍已經兵發汜水關,王鵬也就跟著發兵,這一次,他也算是下了血本,領軍一萬五千,朝洛陽進發,只留于禁鎮守新興郡。
王鵬一邊進軍,一邊讓人打聽訊息,結果得知,汜水關前,並非關雲長溫酒斬華雄,而是孫堅與黃蓋雙戰華雄,最後由孫堅將華雄給斬了。雖說這和演義向左,但倒是附和歷史。董卓知華雄陣亡,丟了汜水關,連忙親率大軍,進駐虎牢關,以據盟軍。
這一來,王鵬大喜,下令大軍加快進軍速度,長驅直入,直撲黃河。不一日,兵馬來到黃河岸邊,搭設浮橋,渡過黃河,王鵬的兵馬,連歇都不歇,搶奔洛陽。當天晚上,大軍來到洛陽城下,王鵬讓徐晃統兵,強攻北門。料想喊殺聲一起,張遼、太史慈就會在內裡應外合。
即便做好充足的準備,王鵬也認為,想要拿下洛陽,絕不會輕松,勢必經過一場惡戰。可是,事情的發展太出乎預料,沒一會功夫,城門便被太史慈與張遼奪下,放大軍入城。
王鵬進入洛陽,簡直都有些不敢相信,這董卓哪怕率大軍前往虎牢關,洛陽城內也不至於留這麼點人呀,連員靠譜的守將都沒有。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客氣了。他一聲令下,分兵兩路,第一路去接管各個城門,第二路跟隨他闖出皇宮,奪取皇帝。
兩路兵馬都很順利,徐晃很快接管各門防務,守城士兵紛紛歸降,沒有進行半點抵抗。王鵬來到洛陽皇宮,直接沖了進去,也幾乎是沒有遇到半點反抗。只是可惜,沒有找到皇帝,抓了幾個人一問,這才知道,原來董太師出兵前往虎牢之時,連皇帝一起帶走了。
見搶皇帝是沒機會了,但王鵬賊不走空,下令開搶,把皇宮值錢的東西全都搶了,反正他今天不搶,過幾天董卓回來也得搶,誰搶不是搶,何必便宜董卓。
兵馬這一開搶,皇宮內亂作一團,而王鵬卻在盤算下一步的計劃。很快,王鵬想起一件事來,傳國玉璽好像是在皇宮內的一口枯井裡,據記載應該是袁紹當初領兵誅殺十常侍時,有人抱著玉璽跳進可井裡。
玉璽可是好東西呀,王鵬怎能放過,馬上前去尋找,在禦花園中,挨個井查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找到了。見到傳國玉璽,王鵬不由得一陣激動,愛不釋手,反複觀看。玉璽上刻有八個纂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玉璽之上,還有一角,是用黃金鑲補,如歷史傳聞一般。
“二哥,這便是傳國玉璽呀。”太史慈在旁驚喜地說道。
“是呀!傳國玉璽……”王鵬難掩興奮,但很快,他覺得自己有些太過浮躁了。得了玉璽,也不代表得了天下,就能當皇帝,玉璽這個東西,在有實力者手中,可以錦上添花,而在沒有實力的人手裡,卻只能惹來災禍。
他冷靜下來,說道:“子義,這東西你且妥善放好,盡量不要傳講出於。”說完,將玉璽遞給太史慈。
這令太史慈受寵若驚呀,他萬萬都沒想到,王鵬能把玉璽交給他來保管這是何等信任。“二哥……這……”
“叫你保管,你就保管,婆婆媽媽地做什麼。”王鵬故作不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