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開局一艘殖民艦> 活動帖子:人生五十年,災飛從頭來1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活動帖子:人生五十年,災飛從頭來16 (1 / 2)

在行星系的宜居帶外側,靠近星系邊緣的位置,科學官艾莎琳的私人科研艦剛剛才把整顆行星從裡到外仔細的掃描了一遍。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對這顆在宇宙中都平平無奇的氣態行星進行詳細掃描了。

早在數天前,恆星基地仍未竣工、前哨站星系開發計劃剛剛確立的時候,當時的輪值科學官佐西拉·科頓就對它進行過一次細緻入微的掃描了。

而之所以要如此細緻的、有規律的定期對這顆行星進行掃描,一方面是現在他們並不具備建造一座半永久性質的行星觀測站的能力——即使處處壓地球聯邦一頭的人類聯邦也很少進行這種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為了保證在行星軌道上正在進行試生產作業的燃料精煉站的工作安全,尤其是那些無法進行改造手術的殖民者們的生命安全。

在現在這個大建設時期,任何人口的損失都會降低重建未來人類文明的可能性。

“總指揮,燃料抽取平臺已經下降到預定高度,各項安全工作已經完成,各機構部件檢查狀態良好。”

在燃料精煉站控制中心的生產專案負責人在螢幕中向艾莎琳進行彙報,剛剛過完40歲生日的他擁有著豐富的太空建築架構經驗。

“那就正式開始吧。”

習慣性的扭頭看了看資料面板上的資訊後,艾莎琳點頭表示首肯,同時一道電訊號從大腦皮層順著連結脊椎與飛船駕駛椅間的線纜傳輸到了科研船的通訊陣列中。

幾乎是一瞬間,燃料精煉站的底層安全協議在兩道金鑰的共同作用下被解除,人員強制撤離程式進入自陷狀態。

“原料抽取開始!”

“原料抽取開始確認!抽取機構下放!”

燃料抽取平臺的控制室內,兩位工程師透過指差確認法在自動部件的幫助下逐步進行操作。

緊接著,抽取平臺的中央處立刻向外凸顯開啟了一個空洞,一條看上去又細又長的軟管被慢慢向下垂落——這是一種較落後的氣態行星原料抽取技術,但也有著成本低、部署方便的特點。

“按照計劃,對管道進行穩固作業,然後開始低功率抽取試驗。”

生產專案負責人看了一眼抽取平臺上監控攝像頭傳來的畫面後,隨即下達了進一步指令。

伴隨著輕微的亮光閃過,多個附加元件沿著抽取管道上的導軌有序向下滑落。

由於氣態行星大氣層內的平均風速在130~150米秒之間,並且選擇的原料抽取地點附近最高風速可以達到200米秒,

所以不論是提高作業效率還是降低作業危險性,透過修改氣動外形、加裝姿態控制引擎等輔助手段都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最安全高效的方法還是使用能量光束從高空軌道上進行直接提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