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客觀事物有了足夠的認識時,量變也是可以引起質變的。
“真可惜。”
在對這處實驗室內進行仔細勘查一番後,兩隊人馬紛紛表示了遺憾。
最後,由率先發現實驗室的b隊隊長為代表向灰羽報告情況。
……
“也就是說,目前而言我們還不知道他們來這裡幹什麼,或者說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中是誰把他們帶到這來的。”
……並且實驗室中的舊儀器和資料庫無法再分析拆解,房間裡也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可以給我們提示?”
灰羽在實驗室中來回踱步,仔細觀察著這些數萬年前的‘古老’儀器,嘗試從形狀上猜測它們的具體用途。
“是的,現在我們只能寄希望於那扇被反鎖的小門了,它應該是這個種族最後的倖存者們的藏身之地。”
b隊隊長的目光投向了那條通往實驗室的地下室的通道。
灰羽也順著他的目光看去:
兩名來自a隊的陸戰隊員正操縱著一臺切割機,仿若化身為小行星礦帶裡的礦工;還有一名來自c隊的密碼學家,他曾利用簡單的能量脈衝開啟過上百扇不知名出處的異星閘門。
“我相信他們不會讓我們久等的。”
還有一步之遙,就可以揭開這顆星球的神秘面紗。
灰羽相信自己的隊員們能夠透過技術手段開啟這扇上鎖的小門。
如果真打不開的話,三艘徘徊在高空的穿梭機還可以選擇‘掀桌子’——六門30毫米口徑的鐳射炮足以擊穿絕大多數裝甲防護層。
難道說用技術打造的武器來開啟房門,就不算技術手段了嗎?
“多謝您的信任,長官。”
轉身,三位隊員小心翼翼的後撤了回來,其中一位略帶驕傲地嘚瑟道:
“幸不辱命……我還以為這個門的加密到底有多難呢,也不過如此嘛。”
“你啊——”
灰羽笑著搖搖頭進而下達指令:“各就各位,準備進入。”
希望這次不要跟俄羅斯套娃一樣讓我們再找一條通往另一個房間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