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歷代北辰星君所遺留下的隨身法器。”
北辰帝君往內走,北辰星君則跟在後面解解,這時他們在一支玉簫前停下了腳步。
“這乃是第二代北辰星君的隨身法器,名喚淨心簫,器如其名,此簫的聲音有淨心除雜唸的功效,同時其簫聲還能震退妖魔。
第二代北辰星君,乃是北辰帝君生前唯一的親傳弟子,他自然清楚這玉簫的的功效。
二人繼續往殿中央走去,看著眼這幾件物品,北辰帝君輕輕地吐出了幾個字:“物是人非。”
北辰帝君的帝君袍是偏黑色的紫色布料。
想當年,初代天帝便是著黑袍君臨天下,在天界政權建立之後,便有天神勸說初代天帝改換服飾,說玄色乃是魔族的底色,不宜成為天帝的專屬服色。
然而初代天帝並不認可這一觀點,他甚至當文武百官的面說道:“玄,水之正色也;水,萬物之源也。
本帝著玄服君臨天下,便是每向天界萬民表明,本帝乃萬物之共主也!”
雖然初代天帝不願改服色,但他沒有規定歷任天帝一定要著玄服,也沒有規定除他之外的人不能著玄服,但所有人依舊默默穿起了其它顏色的服飾,以免撞了忌諱。
連北辰帝君的帝君袍都只能以紫為正色,以玄為偏色。
在當時人人忌諱玄服的時候,卻有一人依舊面不改色地著起了正玄色服飾,而此人便與北辰帝君一樣有著豐功偉績的北鬥帝君。
於是便有人在私底下議論,北鬥帝君敢與天帝著同色衣袍,是居功自傲,不敬天帝的表現。
說到這個,那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更為不敬天帝的人了,那人便是與北辰、北鬥二位帝君於逝後,並封為天界三大帝的九幽帝君。
他的不敬並非是服色上的不敬,因為他坐前穿的一直是色彩明豔的紫衣。
而他不敬天帝的原因是,自天界政權建立之後,史書記載的第一次天庭政變便出於他手,並且成功換掉了天帝,他更是將新上任的天帝當作傀儡,在背後默默把持了天界政權三千餘年,最後依舊得以善終,並且第四代天帝在靈在冊封他大帝稱號。
北辰帝君看了一眼當年初代天帝賜予給帝君袍,以及那頂用琉璃打造的,象徵著無上地位與權勢的帝冠。
北辰帝君的指腹輕輕地拭過銀白色戰鎧上的一處由於劍氣所留下的缺口,這套禦魔鎧本是由這天地間少有的玄靈鐵,配合上數種神火煅造而成,北辰帝君使曾穿著它南征北戰,最後卻只是留了一處小小的缺口,足全看出其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之勢。
北辰帝君輕輕地撫摸著臨淵劍的劍柄,其動作比之前三件物品都要緩而輕,甚至連看劍的神情都多幾分柔情。
帝君袍和帝冠都是天界政權建立後,天帝為表彰他的功績而賜予的,而且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
禦魔鎧是在天帝發動統一戰爭時,命人打造贈予他的,並且在天界政權建立之後,北辰帝君也曾身披其戰鎧,多次打退多界聯軍,為天界政權初期的安定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眼前但這些都只不過是初代天帝的賞賜,唯有的這把臨淵劍,才是真真正正的陪伴他走完了上輩子的一生。
它見證了北辰帝君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卒,一步步成長為幫助初代天帝完成統一大業和政權建立的功臣之首;它也見證了北辰帝君從落魄到輝煌,再到功成身退的一生;它更是陪伴著北辰帝君南征北戰,一路高路猛進。
可能在外人眼中,這把臨淵劍是一把妥妥的讓人敬敬而遠之,不知沾染了多少生靈鮮血的殺戮之劍。
可在北辰帝君的眼中,這不僅僅只是一把殺戮之劍,更是一位跟隨他出生入死的戰友。
北辰帝君將劍抽離法陣的那一瞬間,存放在大殿四周的法器都泛起了一陣微光,接著一束光從各件法器中投射到地上,最後光速漸漸凝聚成為一個個的人形。
歷代的北辰星君都會將自己的部分靈魂,注入到自己的隨身法器中,然後在身死後將這部分靈魂與法器一同封存於此,靜靜等待著北辰帝君回歸的那一天的到來。
十四個靈魂出現在了大殿中,他們都看向了站在大殿中央的北辰帝君,他們的眼神中無一不充滿了敬畏與莊肅。
他們與如今的北辰星君,一起向著大殿中央執劍而立的北辰帝君拱手齊聲道:“弟子在此,恭迎北辰帝君,榮耀歸來!”
北辰帝君對他們微微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