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的老朋友還在推薦信中,將眼前的中國青年吹得是天花亂墜的,這倒是他多了幾分好奇。
畢竟他的這位老朋友的學識和眼光絕不比他差,所以他倒是想看看眼前這位中國青年,到底會不會像他的老朋友在信中所說的,會為他帶來巨大的驚喜。
莫小羽覺得克萊恩教授的確如趙德瑞教授所說的,性格有些許的古怪,成天不茍言笑地板著一張臉不說,還經常指使他去幹一些雜活,或是帶他進手術室,卻啥事也不安排,就讓他在旁邊幹看著,而且一看就好幾個小時,術後更是不問他關於手術有什麼看法,就好像完全把他當成空氣一樣。
雖然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但莫小羽卻沒有說一句怨言,因為他覺得這一定是克萊恩教授對他心境的磨練,畢竟幹醫生這一行的,最重要的便是能靜得下心來。
直到一臺心髒搭橋手術的到來,這一情況才有所變化。
這天醫院裡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因為心髒問題,急需進行心髒搭橋疏通血管。
克萊恩教授在接到訊息後,二話不說就帶上莫小羽來到醫院,並立即召開病情研討會,在敲定好所有的治療方案後,克萊恩教授如往常一樣,讓莫小羽穿好防護服和他一起進手術室。
手術室的大門關上後,克萊恩教授就問莫小羽,“剛才討論的手術方案,都記清楚了嗎?”
莫小羽點了點頭。
克萊恩教授又問道:“握過手術刀嗎?不是在旁幫襯,是主刀。”
莫小羽再次回道:“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過一次心髒搭橋,兩次心包穿刺。”
克萊恩教授點了點頭,“好,那這臺手術你來主刀,我在旁邊幫襯。
行還是不行?我不想聽解釋和理由,我只想要你的答案,你只有十秒鐘時間。”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莫小羽深呼吸一口氣後,堅定說出了一句,“我來主刀。”
手術的時間是漫長的,整整四個小時,莫小羽手上的動作沒停過,口中的指揮也沒有停過,“手術刀,鑷子,血管鉗,剪刀,擦汗,告報病人的身體狀況……”
在一旁的克萊恩教授全程沒有動手,也沒有出聲,只是時刻關注著莫小羽的動作和病人的身體狀況。
“搭橋完成,報告病人身體狀況。”
“病人血壓正常。”
“病人肝腎正常。”
“病人血氧飽和度正常。”
……
莫小羽定了定神,沉著道:“開始縫和傷口。”
傷口縫和結束,病人各項指標皆趨於正常,表明這場手術很成功。
手術結束後,莫小羽跟著克萊恩教授回到辦公室。
雖然克萊恩教授仍板著一張臉,但內心卻是激動不已,因為他已經很多年沒見過手法如此幹脆利落的年輕人了,他的老朋友果然沒有騙他。
莫小羽則是有些忐忑的等待克萊恩教授的評價,但最終克萊恩教授也沒對他大誇特誇,只是輕輕地拍了拍莫小羽的肩膀。
“手術很幹脆利落,記得下次繼續保持。”
後來,克萊恩教授對莫小羽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僅頻繁帶他進手術室,還將主刀的位置多次讓出,並且每次完成一臺手術,克萊恩教授臉上的笑容就會多一分。
短短三年裡,莫小羽便主刀完成了四十多臺手術,幾乎無一敗績,僅有的一兩次失誤,也是被手法精湛的克萊恩教授給及時救了回來。
同時,在克萊恩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莫小羽也發表了多篇醫學論文,被克萊恩教授帶著去參加了多項世界醫學研討會和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