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此時,巷子深處驀然響起女童的呼喚——
“爹!”
攤主朝女兒望去,女兒已經跑到身前,“今天怎麼這麼晚呀?我和娘來尋你回家!”
攤主將手擦幹淨,把女兒抱起來,哄道:“爹今天賺得多,所以晚了些,明早給你買糕點吃。”
“好!”
……
這和樂的一幕,註定不會出現在今夜的寧國公府裡。
寧國公府裡燃著的燈,比街上的路燈都要亮,廳堂中各個角落都點了燈,三面牆二十幾盞油燈。
看得沈桑寧想將點燈的丫鬟叫來訓斥一番,但顯然現在不是糾結油燈的時候。
寧國公夫婦還是坐在高堂上,裴如衍在路上已經得知了經過,夫婦倆依次坐在左一和左二的位置,承安伯夫婦還未至。
寧國公的臉最難看,陰沉得彷彿要下雨,喚來管家——
“再去催,這親家究竟來是不來,若是不來,明日讓他去豬籠裡撈人吧!”
管家根本不敢置喙,趕緊去傳話了。
實則,自改朝換代以來,通姦被抓,輕則休妻,重則遊街,除了落後地區,很少有浸豬籠的了。
起因是皇帝太子徵戰時,途徑一地,遇到當地男女通姦被抓,男的被活活燒死,女的在豬籠裡淹死,反正是死也不能死一起。
當時還不是太子的謝歡,去救人的時候,那對男女都已經死了,少年便道:“盜匪尚不是死罪,通姦罪不至死。”
於是皇帝登基後,不再提倡浸豬籠,此後官宦就不敢這麼做。
但錯就是錯,改遊街了,也是警醒別人,少犯錯。
所以寧國公這浸豬籠的話,只能是氣話。
周韜還蜷縮在麻袋裡,嗚嗚嗚地叫,寧國公沒忍住上去踹幾腳,“狗貨,若我兒在家,早將你剮成肉泥!”
等踹完,虞氏才上前將寧國公拉開,“別急,還是先將理兒說清楚。”
“說什麼理?徹兒從個軍,回來媳婦沒了,是什麼道理?”寧國公怒不可遏,“老二媳婦呢!請來沒有,遊街前,她還要梳妝打扮不成?”
那廂,福華園裡。
沈妙儀倒沒有在梳妝打扮,幾個婆子來“請”人,說是素雲來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