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兄。”
兩人一言一語,顯得擋在中間的包贏很呆。
先前說話難聽的高個子也很尷尬。
虞紹還在擔憂,“你在這裡募捐恐怕沒什麼效果,我多給你些,你也不算白忙活。”
話剛落,就聽一眾急匆匆的腳步聲,幾人聞聲轉頭,只見七八歲大小的孩子們,揹著書篋往這裡跑。
“齊行舟!”
“齋長!”
啟思堂一齋的學生趕入書院,將捐款箱團團圍住,也把虞紹幾個圍在了中間。
圓潤的孩子硬擠到捐款箱前,“我再捐十兩。”
“我再捐五兩!”
“齋長,我今天帶錢來了,十四兩!”
孩子們高舉著銀錠,沒有一個捐的比虞紹少,也正好用行動回答了他的顧慮。
跑在最後的那個孩子,是昨日捐了六百兩的小孩,他手中拿著一個紅封,站在外圍望著,沒有別的孩子的氣勢,弱弱道:“我帶了一千兩。”
好家夥,一千兩!
高個子瞪大眼睛,也不知道誰家小孩這麼有錢。
裡面的包贏不顧一切撥開人群,“來來來,給我。”
……
這募捐的盛景,被其他齋的學子們瞧見,紛紛好奇,多問一句才知始終,便有部分學子自願加入了捐款之列。
於是四周便有了這樣的對話——
“幾個小孩子的遊戲你也信。”
“有什麼不信的。”
“夫子要來了,大家快回齋裡上課啊,別排隊了。”
“那錢放在這裡。”
說著,還真有人將錢放在了原地,轉身跑了。
方端午大喊,“你們名字還沒記呢!”
“不用記了!”
方才還熱鬧的走道上,只剩下齊行舟幾人,連虞紹都走了。
齊行舟看時辰差不多了,姐夫應該要出發了,於是他抱起捐款箱準備離開。
突然,一把戒尺拍在捐款箱上,“你們兩個不想上課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