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
無形壓力驟減。
是的,逃避,懶惰,欺軟怕硬,趨利避害是人難以根除的劣根性。
但是也能成為前進的動力!
人類,從來不是用標籤釘死一成不變的生物。
當“前進”成了軟柿子,成了暴利,而“後退”成了鐵疙瘩,成了虧損,那麼,人均奮鬥比不是夢。
扛一百斤石頭你覺得扛不動,扛一百斤黃金你不但扛得動你還能跑。
陷入淤泥的小船頓時掙脫了束縛,快速接近龍門。
到了一半位置時,速度再次延緩。
趙司明感到壓力變的更大了……
即便更新了自己的行為邏輯,仍然無法衝過這個阻隔。
純粹的利益是無法真正滿足一個人的,利益能成為一個人的追求,但不能成為一個人的永恆追求。
馬斯洛需求的五個層次。
生存需求、生理需求都是排在最下的,當滿足之後必然會去追求更高的東西。
比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拋開單純的利益太多……有什麼,是你趙司明,在生存無虞衣食無憂之後,也無論如何都要實現,無論如何也不放棄的東西?
有嗎?
有就繼續前進,沒有就停在這。
想要魚躍龍門,不是資源夠多力量夠強就行的。
心靈也要完成蛻變。
佛有大宏願。
地藏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阿彌陀佛說,我成佛後,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即可以理解為,我成功之後要怎麼怎麼樣。
也可以理解為,我就是因為想怎麼怎麼樣,所以必須成功。
這種層次,不是單純的利益多能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