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司明印象裡的柳玲,是一個和自己差不多人,並不是說她是一個無私奉獻,聖母一樣的好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願意信任,是因為機率測試得知結果,願意付出,是因為自身富裕,承擔得起小小的失敗代價。
有一個億,分給乞者一百塊。
有一百塊,分給乞者一百塊。
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趙司明其實是屬於前者,自帶外掛的他釋放的好意,單純的只是好意,而非“覺悟”。
印象裡的柳玲也是這樣的女孩,只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有限幫助他人。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朋友圈刷到了某個早已沒什麼交集,但曾經相識之人的水滴籌,懷著憐憫之心給個……幾十幾百的、碰見了天災,也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略盡綿薄之力。
若非扶老奶奶反被訛詐的新聞,以及碰瓷等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人是不會吝嗇自己的些許好意的。
正常情況,人就是這樣,不會太壞,不會太好。
然而人都會變。
越是極端的環境,人心越容易走向某種極端。
柳玲就是一個在黑暗世界中改變自己,走向極端的人,她走向的是善意的極端,隨後又滑向了另一個極端。
在道場考驗,直指本心的死亡威脅之下,柳玲堅持了善良的一面,沒有讓隊友代替自己死,而是共同承擔,最終透過了考驗。卻沒想到,透過了考驗之後卻遭到隊友的殺人奪寶,當場黑化。
雖然無法進入核心區域,沒有解除掉這片月鏡的資訊扭曲,但是趙司明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想要知道的資訊。
“蛤蟆兄。”
趙司明臨走之際,覺得自己應當和這個家學淵源,頗有智慧的蛤蟆多聊聊。
主要是這些事情也沒個人商量,月靈們也好,青衣、其他人生存者也罷,都各有自身所代表的立場,所以與他們商量不叫商量,而是他們各自影響趙司明做出有利於自己立場的選擇,例如很多事情,你無法與摯友、家人說,卻能和網友敞開心扉。
這個蛤蟆,純路人,有一說一,是非常不錯的商量物件。
“趙兄還有何事?”
“我想問,有一個案犯,她殺人無數,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但是又有一定情有可原的理由,我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以及當下實際需求的雙重考量,認為有必要給她洗白,這種事情,你怎麼看?”
“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理解趙兄的意思,反英雄嘛,經典題型了,你且細細道來,我幫你捋一捋。”綠形蛤蟆神態波瀾不驚,顯得十分可靠。
“事情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