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司明一路跟隨滋滋帝,同時對這個星球上的人類文明有了大致的瞭解。
地形上,同樣是以海洋為主,但大面積陸地較少,多為島嶼,像個掉地上碎掉了的餅乾。
科技發展到了工業時代,不過並不能完全照搬地球的眼光來看待,因為材料產出不同,以及基礎物理規則上可能存在的差異,這裡並沒有發展出來飛機坦克。
但卻有一些很不錯的“黑科技”。
例如手持壓縮炮技術、外骨骼技術,單論破壞力與單兵戰力,遠超同時代的地球。
同時,這個星球上的人在外科上有驚人的天分,趙司明一路走來,看到了不少把自己肢體替換成零件的人,有家住貧民窟的底層,也有混跡於上流階層的貴族和企業家。
制度方面,並沒有存在過統一全境的大一統王朝,“碎餅乾”的每一塊碎片上都有一個國家,它們分別使用不同的制度乃至文字。
但因為航海技術的發達,各國彼此交流很頻繁,在保持差異的同時,最大程度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這一塊,不得不提以神話來包裝歷史,壟斷基礎教育、醫療與神權,從中誕生的以信仰為紐帶的宗教組織。
各種教派,大大小小,沒有上百,幾十還是有的。
拋開滋滋帝這種天外邪魔創立的反人類組織,這些宗教只需要從新舊兩個方面來理解即可。
以聖教為主的舊派,以及工業化之後誕生的,以機械神教為首的新派。
舊派都信仰著某個神,老生常談,沒啥新意。
新派倒是挺有意思,信徒們信仰自己創造出來的“機械神”,儘管這個機械神目前還只是一堆破銅爛鐵。
不過造神嘛,顯然更能令人狂熱,機械教徒們走在一條全新的道路上,創造出無所不能的神,而人,在神之上。
趙司明觀察最多的,還是以人為主。
這裡的平民,他們骨子裡普遍有著狂野的冒險精神,更願意為了豐厚的回報鋌而走險。
嗯,不珍惜生命。
野外經常能看到各種形式的械鬥,有如武士決鬥的,也有如騎士決鬥的,為信仰而戰的,偷襲打悶棍的。
打架的雙方,甚至用的武器差異也很大,拿刀的對陣拿火槍的也不罕見。
趙司明覺得自己大概不能適應這裡的生活。
可能是東方文化譜系下成長起來的人,總是更願意待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
可以多元,但不要混亂,可以包容,但最好有一個主旋律。要麼管理別人,要麼被別人管理……
這麼說來,如此一生好像缺失了一部分自由,不過沒辦法,生活也好,性格也罷,沉穩總是需要拿點東西才能換取。
像這種亂七八糟,野蠻生長的環境秩序,絕對是強迫症地獄。雖說接受了,也有一種野性與凌亂的美,用美來形容不太恰當,浪漫二字更確切一些。
浪漫與自由。
死法自由,過程浪漫。
趙司明能從很多地方看到,在這個在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割裂與劇變。
新誕生的思想正在瓦解固有的秩序與傳統,動盪的人心必然也會導致更動盪的社會秩序,無論身懷什麼信仰,都要被左拉右扯,不得自由。
更別說天外邪魔們也不甘寂寞,無差別對所有人下手,只為留下自己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