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林風高中3年大學1年都是在美國生活的,父母對林風獨自生活的能力很是放心,只多住了兩天,期間買了不少東西把新房填的滿滿的,就飛回國內忙工作去了。
像是吃飯方面更不用擔心了,林風繼承了老爸老媽都會做飯的好手藝,就算懶得做也可以買飯吃或者下館子。<只有100kg的精瘦體型,球隊巴不得他能在保持訓練量的情況下增重到120kg再過來報到呢。
父母還在的這兩天,林風也是找人把新房後院裝修出一個半場籃球場地,並安裝了籃球架。
林風也準備先研究一下自己的系統究竟能給訓練帶來多大的幫助。
不用擔心林風打球的聲音會影響到鄰居,這個住宅區每棟房子之間的距離還是有個十幾米的,再隔著門窗林風打球的聲音就很小了,再加上林風多是白天打球,鄰居上班都不在家。
這是林風重生以來第一次摸籃球。先從簡單的運球動作開始,一點點加大難度,喚醒身體的記憶。
說實話,真的和前世打籃球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才僅僅是49數值的控球,林風在摸索半個小時後就已經可以做出記憶中最難的一套控球訓練動作了。
49的控球,就有這種球在自己手裡如臂指使的感覺。果然職業的就是職業的,哪怕是個以前在賽場上最多運一下的大中鋒,實際控球也熟練地很。
然後林風就開始嘗試投籃、扣籃,甚至加一些花式。完全沉浸在了使用職業球員身體打籃球的愉悅之中。
不知不覺一下午就過去了,這期間跑、跳、投籃、扣籃、運球一直沒停過,而林風的感覺就只是活動了一下身體,還有很多勁可以用。
估計89的體力,跟遊戲裡一樣,完全能支撐場均30多分鐘的上場時間,自己將來最起碼不會因為體能問題導致上不了首發。
幾個小時下來,林風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身體。對於身高,體重,臂展等一系列身體指標有了實際的理解。比如全力跳能有多高,能拿到什麼位置的籃板,伸手可以干擾到多遠的位置等等。
但是運球、投籃等技術類肯定還沒有發揮出全力。
於是第二天,林風專門練了一整天的投籃。
隨後林風就驚喜的發現,系統所顯示數值是身體原本的數值,而不是重生後與身體重新適應的自己。
具體地說,原主的三分是25,如果按照遊戲內的能力值,那麼三分線定點投25次可能只有2、3個蒙進,但是實際上訓練了一會的林風的成績就遠遠高出只能進2、3個的姚明水平。與此同時,系統面板的三分能力值也快速增加著。
前世作為一個差一點就一米八的籃球愛好者,對於籃球的各種方面肯定會和這個生來就打中鋒的原主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最明顯的就是投籃。
僅僅是一天的投籃訓練,林風的中投就從43提升到了44。
換了這個身體之後,投籃一下子變得簡單了。原本前世自己跳投短三分線的三分,也就是nba的長兩分,連續十個不到就力竭了。現在可是完全不一樣了,一組100個定點投籃帶撿球,只是運動後正常出汗的程度,喘氣也平穩均勻。
有了體力和力量,林風就感覺自己前世因為這些而被限制的所謂“手感”的東西回來了。
非要描述的話,就是一種感覺,能清楚的知道用多大力量能投多遠,可以任意調整弧度,可以控制力量大小。
林風還站在中線上嘗試了幾次ogo shot,發現記憶中原主的跳投動作可以說非常僵硬,非常浪費發力也不好控制,導致投超遠三分很不準也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