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你31歲了,而我實際才18,都說拳怕少壯,內線也差不多,一個內線過了30歲,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內線卻又是一個非常吃經驗的地方,正好和年輕相矛盾。
所以內線球員若是沒有天賦,想要靠努力練出來的可能性,比外線球員低了不少。這也造成了內線球員經常出現斷層,頂尖的幾個,優秀的有一批人,然後就全是替補都上不去的。
就像約什墨菲這種的,你說他們資料是還行,20分鐘場均10分幾個板,但問題是實際上他們在場上,永遠是負面作用大於正面的,只是在為首發爭取休息時間,而不是在贏球。
回到林風與哈林頓的第二次對決中來,林風放棄假動作,直接硬往裡面鑿,鑿了幾下雖然沒推進去多少,畢竟哈林頓噸位更高,但是林風用自己的體力消耗了不少哈林頓的體力,隨後使用了快成為林風招牌動作的一個快速轉身,從哈林頓的雙手中間把球上進。
兩人在這一球當中都消耗了大量的體力,按遊戲來說就是一管體力空了,急需回覆。
回防時林風想偷偷恢復體力,就沒有貼身防守哈林頓,結果讓哈林頓接隊友助攻快速出手,投中了一記三分。林風無奈,賽前沒有做好功課,沒想到哈林頓是有三分的。
似乎是吃到了甜頭,下一個回合哈林頓又自信出手三分,但是這回林風上前干擾到位,哈林頓沒能投進。
這些回合基本成為了林風在這場比賽同哈林頓對抗的一個縮影,雙方誰也不能完全防住誰,哈林頓能夠利用經驗在禁區得分,也能投三分拉開空間,但是會被林風乾擾導致投失甚至被蓋。
而林風的進攻成功率更高,大多都能命中或者造成殺傷要到罰球,但是因為隊內地位,不能佔用太多出手。
林風也和內內對位了幾分鐘,但是面對一箇中鋒身材的內線肌肉男,林風就不去硬打了,專注於防守和進攻籃板就好。
至於防守籃板,能讓給拜納姆就讓了吧,不然他又要有脾氣了。
哈林頓因為球隊首發外線命中率都不高,像是加里納利本場比賽只有12投3中,三分4投0中,所以內線就承擔了不少次的出手,但是內內和莫茲戈夫主動進攻能力不強,主要是吃餅,所以基本多出來的出手都交給哈林頓了。
本場比賽哈林頓在林風的防守下拿到了17投8中勉強及格,但是出手了8次三分且命中三記。加上2次罰球拿到21分,是掘金能一直咬住比分的關鍵人物。
喜歡原來你真的是中鋒!請大家收藏:()原來你真的是中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