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子倆在讀書上向來是能省則省,不過,隨著一路科考,讀書需要的銀錢更多了。
父親最終都沒能堅持下去,放棄後轉而經商,舉全家之力供他一人讀書,這才讓他在科舉中出頭謀了職位。
由此可見,讀書有多難,成本有多高,所以,他太知道這一張毛紙的份量了。
紙張便宜了,那過幾年書是不是也會便宜?
書和紙張都便宜了,那讀書的成本也會隨之下降,到時候不知將增加多少寒門讀書的機會。
皇上對世家大族不滿已久,眼下正好可以藉機敲打一番,還能充盈國庫,兩全其美,毛紙一事多半是能成的。
宋明曦離開賀府,沒有立即出城,而是去了鐵鋪。
當朝對鐵器管制得極其嚴格,老百姓想要買鐵具必須拿著戶籍,她今天特地帶了來,打算定做十個直徑有一米六的大鐵鍋。
面對鐵匠驚訝的神情,宋明曦笑了笑,隨便編了個理由:“家裡做吃食的,要用到的鐵鍋比較多。”
鐵匠師傅聞言便沒有多問,看過她的戶籍後,說道:“現在的鐵貴,一斤生鐵要一兩銀子,你做十個大鐵鍋,每個都有十五斤重,這些做下來,得要一百五十兩銀子。”
“你要是做的話,留下三十兩銀子定金,五天後就能來取。”
宋明曦爽快的付了錢,雖然還不確定造紙坊能不能開得起來,工具可以先準備起來,要是用不到,她還能把鐵鍋再賣給鐵鋪,不會虧本的。
鐵的東西熔化後還能再冶煉,不會浪費,鐵鋪很樂意回收,畢竟不用再到衙門過一遍,方便很多。
出了鐵鋪,宋明曦駕著馬車往城門去,半路瞅見朱家寶從一家首飾鋪子出來。
她正想打個招呼,手剛揮到一半,一個女子從後面追上來,拉住了他,噘著嘴喚道:“表哥~”
那聲音甜膩膩的,聽得宋明曦一哆嗦,忙放下手搓了搓一身的雞皮疙瘩,當即打消了與朱家寶打招呼的打算。
朱家寶臭著臉,不耐煩地一甩胳膊:“放手,你自己逛吧,我有事先走了。”
“表哥,你答應姑母要陪我的。”女子一臉委屈,眼中含著水光,控訴地望著朱家寶。
可惜,媚眼拋給了瞎子看,朱家寶心中正憋悶著,根本沒有憐香惜玉的心思。
他自從跟宋明曦合夥開培訓班,小掙了一筆錢,回家嘚瑟時,被老頭子一激,再加上喝了點小酒,一時衝動誇下海口說以後要自食其力,不花家裡一個銅板。
當時倒是鐵骨錚錚,不過,第二天醒來就後悔了,真想耍賴不認賬。
但是,他朱家寶也是要面子的!
自己吹的牛,含著淚也要把它吹上天。
誰知道恰逢舅舅家表妹羅箐來府中小住,母親因只有兩個兒子,特別稀罕姑娘,疼她疼的跟親生女兒似的。
羅箐說想上街逛逛,朱夫人就吩咐朱家寶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