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都市娛樂皇> 第六十八章 千萬新臺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千萬新臺幣 (2 / 2)

明星慈善晚會的總導演,陳小藝親自從後臺來到舞臺上,拿著麥克風激動的向大家宣佈:“各位觀眾,我現在宣佈一個大喜訊,剛才我們大會收到了一筆千萬的捐款。”

現場發出一片嘩然的聲音。

“是的,大家沒有聽錯,是一筆一千萬的捐款,是由我們臺灣最大的地産商郭氏集團所捐,郭氏集團的董事長剛才親自打電話來說明,李浩剛才演唱的這首鄧麗君,值得他捐出這一千萬,並感謝李浩先生圓了他的一個多年的夢。”

臺灣富人區一棟佔地過千方的別墅裡面,一位頭發花白,年過花甲的老人,帶著老花鏡,看著一張放大並鑲框的照片在流眼淚,這是一張黑白照片,雖然照片的主人儲存的很好,但如果仔細看的話,還是能發現,這張照片已經有了好些年頭,裡面正是年輕的鄧麗君和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的合影。

他正是郭氏集團的董事長郭問天,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鄧麗君有過一段隱秘的戀情,他們的這段戀情,並不被外界所知,可惜的是,也許是天意弄人,那時候他還沒有郭氏集團,也還沒有今天的魄力與財富,當時的他,只不過是一個兩手空空,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他們兩人之間這種不相稱的身份,註定了這段感情難以持續,最終兩人還是以分手告終。

這麼多年來,郭問天心底裡從來沒有一刻忘記過鄧麗君,那怕是他現在已經子孫滿堂,功成名就的時候,在1995年得知鄧麗君去世的時候,他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哭了一夜,第二天從房間裡面出來的時候,頭發一夜之間全部變白,可以說,他對鄧麗君的感情至深已經到達了極致。

“阿齊……”郭問天抹了一下眼角的淚水,把電視機關閉,走出書房喊了一聲。

“是,老爺,請問有什麼吩咐?”一位年紀與郭問天相仿的管家立刻走上前。

“我想見一見那位叫李浩的明星,你幫我去安排一下。”郭問天道。

“是,老爺,我馬上去幫你安排。”管家恭敬的道。

李浩的一曲鄧麗君,將大家帶入一場奇幻的音樂之旅,颳起了懷念風,在東南亞一帶引起了不亞於十級的風暴,尤其是臺灣這裡,本就是鄧麗君的故鄉,這首歌比起他的上一首愛與千尋來,更加能引起大家的感同身受,不僅是臺灣本土,連日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都颳起了風暴,那裡的人都對鄧麗君充滿了難以割捨的感情,所有沾邊不沾邊的報紙雜志和媒體,都爭先報道了這一次的事件。

“向鄧麗君致敬,向李浩致敬。”亞洲最大一家娛樂報紙的頭條,刊登的竟然是這麼一句標題。

“李浩先生的一曲鄧麗君,撼動了整個樂壇,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音樂,這首歌曲將我們的所有人的記憶,毫不留情,統統帶回去20世紀,讓我們看到了這位華人歌唱家輝煌的一生,當十億個掌聲響起來的時候,我的靈魂如同被擠壓之後再重新柔合在一起,華人的驕傲在那一刻顯得是那麼的深刻,我當時只想跪在大地上,親吻記憶,而我的老父親,一位十分堅強從不曾流過眼淚的退役將軍,他卻哭得如同一個孩子一樣,他抱著我說,他終於再次看到了這位軍中的情人,他夙願以償,死而無憾了。”

以上是一位富商發表在財政雜志上的採訪,他不是一位音樂人,他不懂得音出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臺灣歌壇的領軍人物,李綜盛率先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長長的樂評,抨擊了音樂人的現狀。

“新一代歌壇皇者的誕生”

“在當今的華人歌壇中,我想沒有人不會不認識李浩,這位出道時日並不長的年輕人,僅用了兩首歌曲,便做到了我們一輩子都沒有做到的事,我們經常都說,自己一輩子都在研究音樂,研究各種領域,我們去學習,我們去融合中西方不同的東西,我們會搖滾風、我們會朋克風、我們也會玩布魯斯、會玩金屬音樂、電子音樂、會懂得死亡音樂等等,可是,當我們把這些自認為是潮流的東西做出來的時候,發現我們就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更別說去感動別人了,當有一天,除去那些浮燥繁華的外表後,我們還能剩下些什麼呢?”

“樂壇如同個大染缸,音樂人都身在其中,時而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無數風流人物在裡面經受了歲月的滌蕩後,要麼銷聲匿跡,要麼垂死掙紮。要麼星光燦爛,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在的藝人雖專輯頻出,但並沒得到人們的首肯,只能靠一些浮燥的東西來抓住大家的心,我想說,他們賣的已經不是音樂,而是一張包裝紙……”

香港的歌壇大宿也開始在專欄上嗆聲。

“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港臺歌星就一直備受內地歌迷的追捧,這股風氣在香港‘四大天王’閃耀天空之時達到了頂峰。然而,隨著內地唱片業的成長,在張惠妹、f4之後,港臺的明星製造機制越來越不靈光了,捧出來的星星總有點半紅不紫;而在張國榮、梅豔芳等巨星相繼隕落之後,更有不少有識之士大嘆‘一個時代結束’了,港臺歌壇在繁榮熱鬧的表面之下,青黃不接的危機暴露得越來越明顯,而內地的音樂人以及歌手已經成長起來,撐起了一片華人的音樂天空……”

“而李浩由他獨自創作並演唱的歌曲——鄧麗君,一曲狠狠的將香江眾多做音樂的人踩在了腳底下,讓他們終於清醒過來,回顧我們香江近幾來流行的好歌更是少之又少,這幾年來,我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更加是寥寥無幾,每年大量生産的新歌曲裡面,還能有幾首能勉強算得上是一首好歌呢?我只想問一問,香江的音樂人是否都已經江郎才盡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