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四人離開吳府,吳家的眾人皆慌亂起來。
吳老家主怒急攻心昏厥不醒,吳老爺喚來幾個兄弟和堂兄弟一起來共同商議。平日吃齋唸佛的吳夫人也難得走出佛堂親自管治家中一干瑣事。
身為主人處變不驚,那些心慌意亂的僕婢們也漸漸安靜下來,遵循吳夫人的吩咐各歸其位、各司其職。
一夜看似風平浪靜,當全力派人去尋找吳世同的下落時,遠在百里之外的鎮定兵營的將軍收到一封密報信,寫跡潦草、內容令人啼笑皆非。
將軍看完,令一個心腹小兵快馬送信給良和城的官府,請知府大人代為處置此人,且叮囑此信不可宣揚,免得惹百姓恥笑朝廷臣將無能,失了民心引朝廷動盪。
小兵徹夜趕路,終在翌日清晨抵達良和城官府,親手將密報信交給知府大人,轉述將軍的懷憂叮囑。
知府大人想著自己管轄的良和城經濟繁榮、百姓安樂,幾時鬧出過亂子?城中的大商族吳家更是首屈一指的善德之家。
昨日聽聞吳家的公子勾結江湖匪賊偷盜戰馬,今日收到兵營送來的密報信,不知明日又要鬧出什麼亂子來。
知府大人疑慮重重,命師爺送走小兵,忙拆信觀閱。哪知,信中內容只看到一半就嚇得他驚出一身冷汗,也佩服兵營的將軍能淡然處之。
“來人,隨我去吳家走一趟。”
知府大人揣好密報信,換了便服乘馬車駛去吳家。
此時,經過一夜的提心吊膽,吳家眾人越來越忐忑不安。尤其尋了一夜未見吳世同的訊息,吳老爺又怒又急,恨不得親自去尋不孝子回來。
吳老家主經數位老大夫的診治,終於在天明時分醒來。醒來第一句話便問:“尋到世同沒有?”
“父親放心,兒子定會尋他回來。”
吳老爺守在床前侍藥,看似處變不驚,實則百爪撓心焦躁難安。
吳老家主閉上眼睛,一聲長嘆,喃喃道:“吳家初立之時,有位遊歷四方的道士為我的老祖父卜過一卦。道士絮絮叨叨唸了很多話,老祖父只記得最後兩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唉!現在看來,蕭何便是後世子孫,成也子孫敗也子孫。咱們吳家……唉!要敗在世同的手裡啊。”
“父親,是兒子管教無方!”
吳老爺愧疚下跪,哽咽道:“待尋回世同,兒子定打斷他的腿,囚禁於家中令他一生思過。”
“管教無方。哈哈,世同從小養在我的身邊,真要追究該是我的罪錯。”吳老家主長嘆,說:“咱們吳家毀了,蘇家也別想置身事外。”
“吳老家主這句話說得沒錯。”
自門外傳來一道洪亮高亢的嗓音,使得沉浸悲傷之中的吳家父子立即恢復平靜。
吳老爺扶床起身,迎到外間,揖禮道:“拜見知府大人。”
“吳老爺免禮。聽聞吳老家主病了,本官來瞧瞧。”
知府大人虛扶一把吳老爺,隨他一起進入臥房見吳老家主。
吳老家主欲下床行禮,被知府大人強行按回去。
“吳老家主多禮。本官未待人通稟便闖進來,望吳老家主見諒!”
“知府老爺言重了,快請坐。”吳老家主吩咐吳老爺,“快奉茶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