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城。
江南四大商族盤踞三百年的南方重鎮,族人多為農、商、販卒,以南茶、北貨、瓷器、南洋香料、遠洋碼頭為營生。
江南城是歷代皇帝、朝廷大臣最重視的貿易重鎮,每年賦稅足夠養活天下四分之一的兵馬。
沈鄭田王,這四大商族在江南城的權勢財力根深地固,但天下第一大商和谷宅老東家的名震天下,足以與四大商族匹敵。
江南四大商族的關係錯綜複雜,歷代家主皆摒棄個人恩怨,共進退、同榮辱。也因此,江南的繁華歷經三百年不衰。
但,樹大招風、功高震主,江南四大商族的團結成為皇帝老兒眼中的一根刺兒。先帝駕崩,唯一從戰場活著回來的皇九子登基為帝。
初登帝位,北方的連年戰亂才平息,正是急待休養生息的時候,江南四大商族為謀利大肆侵佔北方的生意,一些南方的大商趁勢打壓北方的商人們。在北方百姓們口中,留下“南商匪”的惡號,也引起朝廷君臣的注意。
皇帝年輕氣盛,又受佞臣饞言,一道聖旨:滅江南商族,保國泰民安。
當時,江南四大商族的四位家主才知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龍顏震怒,恐滅族之禍再劫難逃。
四位家主悔之晚矣,他們求告無門、求天不應,眼睜睜看著三百年家族因他們的貪婪而毀滅。他們願獻出一半的祖產,只求全族人的平安。
可惜,皇帝身為天子,乃天下百姓的父母。那些北方的百姓們剛剛經受戰爭之苦,又被同胞欺壓,北方的百姓何其無辜?
朝臣紛紛上諫,請求皇帝頒旨誅九族以儆效尤,讓唯利是圖的卑賤商人們看看觸犯“國法”的下場。
此諫言深受皇帝的心意,他欲下旨時,年僅十歲的義親王諸葛弈勸阻皇帝三思而行。士農工商,商人的等級雖排在最末,但他們對國家經濟的貢獻並不少,甚至他們的精打細算、深謀遠慮於國於民皆有好處。
朝堂之上,大臣們與年僅十歲的義親王唇槍舌劍、爭論不休。一場轟轟烈烈的辨論持續兩天兩夜,在第三日清晨終於得出結論。
義親王自請褫奪親王封號,自貶為商人,以一己之力平息此次風波。盛怒中的皇帝誤會年少的義親王趁機收攬民心。數次駁回義親王的請求,後來北方商人開始行動起來,才讓皇帝迫於無奈下旨。
義親王被貶為庶民,從此銷聲匿跡。
掌管天下商脈的谷宅神秘東家深受皇恩寵顧,皇帝下旨谷宅東家助天下第一大商平息商亂。
天下第一大商?
在所有人翹首靜待一睹真容之時,橫空出世的少年力攬狂瀾平息北方商人之怒,施壓南方商人之勢,也保住了江南四大商族。
六年過去,北方休養生息、重回繁榮鼎盛之時,南方瓊華依舊、煙雨鎖清秋。
經此多年後,史官編撰入冊,史稱“卑商之亂”。
……
長長的馬車隊伍一路向南,慄海棠聽著往來的商人和販夫們講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彷彿置身其中,看著少年的諸葛弈意氣風發、力壓群雄;看著少年的諸葛弈運籌帷幄、力保四大商族;看著少年的諸葛弈沉穩冷靜,站在天下權勢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