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禮部一般人新進的進士都不願意去,嫌棄那裡是養老的地方,不能有什麼作為。
可是,李爹不嫌棄啊。
他覺得那裡挺好的。
遠離勾心鬥角,從最低層做起,幹個幾年爬上個禮部侍郎的位子,到時候就告老還鄉,怎麼說也是個從二品,足可以給他閨女雁回撐腰了。
這個部門真不錯,適合自己。
李爹開始想要不要等殿試完後,找越彥商量,看如何運作一下。
就在李爹胡思亂想間,他們已經走過了端門,抬頭就可以遠遠的看午門的門口了。
午門正面有五個門洞,兩旁有兩城闕,整座門呈”凹“字型,兩邊城闕各有一門。
這三百多位貢士在這裡也就要分開走了。
單數走東側的左掖門,雙數走西側的右掖門。
於是李爹和謝越彥走了東側的左掖門,宋松安一人走了西側的右掖門。
午門這五個門洞可是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規定的,若是走錯了會惹下殺身之禍的。
他們所走的這東西兩個掖門只有他們這些要參加殿試的貢士才可以走,或是在大朝之日才會開放給百官走。
平時,王公百官們走的則午門正中門洞兩側的門洞。
正中的門洞是皇帝專用的。
皇後大婚時也可以從此門迎進,再來就是殿試結束後,狀元、榜眼、探花出宮時可以從此門出,以示無上的榮光。
穿過午門再穿過奉天門,他們來到了皇極殿前的廣場。
以閣臣為首的讀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數十名執事早已立在殿前,昂首挺胸的接受了眾考生的參拜。
廣場極是攏音,三百多人推金山倒玉柱的跪拜,聲動雲宵。
在場的人無不熱血湧動。
可是,他們卻也只能硬生生的忍著,靜候明德帝的到來。
辰時一刻,明德帝蕭北現身於皇極殿。
所有人走進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禮。
整個大殿肅穆之極,唯有首輔大學士張仕維宣讀聖旨那抑揚頓挫的聲音。
沒有人敢不專心聽,若是因為殿前失儀出了差錯,剝了功名是小,丟掉小命才是真,因此,眾人都打起了一百二十個精神。
在聖旨宣讀後,三百多考生依次入座,執事官開始發放策題。
殿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