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帶著漁具去了,屋裡葉青山走了出來道:“這個兔崽子,那天踩了砣天大的狗屎打了點魚,就以為湖裡魚有得撿,讓他瞎折騰去。晚點回來時他就會知道錯了,自然而然會想去做其它的事情。打魚有什麼出息,風裡來雨裡去,累死個人,還不如在外打工。”
“那也是。”林麗芝點了點頭。
夫妻倆停止了對話,忙活屋裡屋外的瑣事,西米則跟在她奶奶的屁股後面,不吵不鬧地看著,或幫點小小忙,或玩兒,只是嘴裡出來的十萬個為什麼實在有點多,讓林麗芝難以招架。
再說葉華往碼頭走去,一路上少不了要跟碰到的村民打招呼說上幾句話。
“華子,那天的魚是你打的吧。你爸跟劉田根後面出了幾次湖,一次比一次慘啊,我們都看不下去了。這說明你的技術比他們牛比多了。不過,他們很不服哦,說你是踩了狗屎才打那麼多魚……這次你可要爭口氣,打多點魚,讓他們知道你不用踩狗屎,也比他們厲害。”
有幾個村民都這樣大同小異的打趣。
事實上葉華不知道,葉青山跟劉田根接連幾次鎩羽而歸,可沒少被村民們調笑,這事也挺讓二位專家鬱悶無語的。
來到碼頭,葉華把東西放在船上,出湖。
選了個靠岸的地方,把兩張粘網佈置好。
做好這些,葉華把船劃開一定的距離,開始撒網。
撒網作業分兩種方式,一種是定點撒網。
所謂定點,就是在固定的地點,先投食打窩,將魚誘過來,一網打盡,這樣高效,但費時費勁,因為要提前幾個鐘去打窩。
還有一種是自由撒網,不打窩,隨便撒,看哪裡順眼就往哪撒,這個純粹靠運氣吃飯,畢竟誰也不知道水底有什麼,興許半天沒打幾根魚毛,也可能一網打到個魚群。
葉青山劉田根之所以認為葉華那次是踩了大狗屎,就是基於此。
漁民們打魚基本都是自由作業的,根據經驗,對魚點的判斷,把網撒出去,再拖上來,所以說這個行業是看天吃飯的。
“嘩……”
葉華站在船上,用力甩手將網撒出,漁網落水,濺起一片水珠兒。
他拽著系在手腕上的繩索,把網一點點網上拖。
拖了幾下,他就露出了笑容。
有魚沒魚,在拖的過程中是感覺得到的,魚會增加網的份量,會掙紮,這些資訊都會透過繩子傳遞給捕魚者。當然,這裡的魚指的是大魚。
葉華就感覺到了網那端的資訊,估摸著,最少三條上斤的魚吧。
沒多久,網被拖上船來,不出他所料,有大貨,四條,一草兩鯉一鰱,總重量十斤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