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葉華使勁灑潭水,將碼頭畔打造成魚窩,供村民們共享的原因。
話說若這裡是一個寧靜的港灣,那還用說,肯定選擇在這裡搞網箱啊,那他也就不會去這樣灑潭水了,弄得打魚跟撿一樣,你說你要佔著這裡養魚,別人妥定不,還會說你腦袋進水了,說你是個自私鬼。
“等兩個試驗網箱的好結果出來,就找村長去談,找村民們挨家挨戶去談……把這麼多田變成人工湖,應該還得去一趟鎮裡……種田的經濟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問題應該不大,應該大家都會同意……”
打定主意,葉華開始在田裡挖坑,挖好後,把地簍子放進去。
地簍子是鳳鳴一種特有的捕魚神器,其整個用篾條編織而成,直徑大概三四十公分,一米來長,圓柱體面與底部是封閉的,口子處編了一個倒錐形的倒水,獵物可以輕易進去,卻無法出來。
在東庭湖裡,有一種生活在水域最底層的魚,這種魚甚至可以鑽進泥沙裡,用撒網拖網根本就奈不何它們,然而用這地簍子、或者地籠子,卻能輕易地捉到它們,只因它們喜歡鑽洞!
不過這種魚的名聲可不太好,在網路上它們的負面新聞太多了,說它們喜歡吃腐爛的東西,越髒的地方,它們越是如魚得水,生長得越快……從而導致很多人甚至都不敢吃它們,如此它們的市場行情自然不咋地。
這種魚就是鯰魚!
渾身灰黑色,滑溜溜的軀幹,扁頭大嘴巴長胡須。
這種魚很好釣,以前葉華跟小夥伴們就專門釣過這種魚,用小泥鰍作餌。
同時葉華也很喜歡吃鯰魚,東庭裡的鯰魚不存在髒這回事,其肉質鮮嫩,用來開湯、煮青辣椒都是美味來著,比起那些鯽鯉草,別有一番滋味。
今天葉華不捉鯰魚,改天再專門弄一些。
在田壟裡放了十來個地簍子,每個簍子裡都放上些用潭水泡過的誘餌,其實不放一樣的也會有泥鰍黃鱔往裡鑽,這些生活在泥中的生物習慣了見洞就鑽,只是放些加潭水的誘餌,會讓它們鑽得更勤,能吸引到更大範圍裡的泥鰍黃鱔。
再把田壟中渠道的闡門關起,將水引進田裡,把田的往外排水的口子都給堵起來,田裡必須蓄滿水。
“華子,你在哪裡,快來碼頭這裡……”葉華剛做好這些的時候,他老母打電話過來了,語氣頗有些激動。
“怎麼了媽?是不是咱爸打到大魚了?”葉華笑問。
“不是,是鎮裡的衛書記來了,還有一個姓汪的副鎮長,他們想見見你。”林麗芝開心地道。
“哦,我現在就過來。”葉華笑了笑,平時鎮上這些領導走錯路了也不會來燕雲這旮旯裡,今日卻是來了,不用說是因為碼頭附近魚打堆的事。
“快點來,你爸現在正陪人家聊天,那衛書記沒完沒了,把你爸煩的,你爸現在眼裡只有魚,什麼書記鎮長,會給咱錢嗎?”林麗芝道。
“好咧。”葉華把東西一收拾,挑著籮筐往大幾百米開外的碼頭處走去,這些公僕來了也好,剛好跟他們說一下把田變人工湖養魚的事情。
繞過兩個山丘,葉華看到碼頭處停著一臺桑塔納,車旁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和一名二十多歲的女孩,正跟葉青山在說著話。
男子很熱絡,那天陳漢中六十大壽,葉青山坐的是主位,他坐的還是側位,縱然後面瞭解到葉青山只不過一介漁民,可他也不敢擺譜,人家可是陳漢中親兄弟般的存在。
女孩則有點心不在焉,這裡瞟瞟,那裡瞄瞄,洋包子進了鄉下般,似乎對此處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