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早年其實不大喜歡崔進之,她覺得崔進之沒本事。
不過一個浪蕩的世家子弟,雖然比別人聰明些,但聰明總是不用在正道上,鎮日在外頭胡混。這樣的浪蕩子長安城一抓一大把,沒了家族做支撐,他們什麼都不是。
因此後來平陽代替安樂嫁給崔進之的時候,皇後還鬆了一口氣。
可皇後到底是看走了眼。
五年前,崔家兩個嫡子相繼戰死南疆,老崔國公一病不起,昔年在長安城跺跺腳都要抖三分的崔家,地位一落千丈。
崔家不是第一個遭遇如此境遇的世家。自正元帝登基以來,已經有好幾個世家從權力頂層跌下去了。他們再也沒站起來過。
可誰都沒想到,那位看似浪蕩不著調的崔進之卻一夜之間轉了性子,以極快的速度接過了家中所有的權勢,立刻攀上了太子,硬生生地把崔家的門楣撐了起來。
滿朝世家,哪個不是嫡系支系都在朝中做官,叫一聲“蕭大人”、“鄭大人”,小半個朝堂的人都能回頭應一聲“嗯”。可叫一聲“崔大人”,如今只剩了崔進之一個。
崔進之對皇後行了禮就退下了,卻不急著去更衣,尋了個沒人的涼亭站著涼快了會兒,就見太子從禦花園那頭走了過來。
太子匆匆走過來,二話不說就先發脾氣,“你去給我好好勸勸平陽!”
崔進之這會兒才喘勻了氣,見太子劈頭蓋臉地發脾氣,他卻也不生氣。
太子向來如此,人前裝得太仁厚了,人後總要發洩發洩。他跟了太子幾年,早都習慣了。
崔進之:“雀奴怎麼了?是不是今早陛下叫她過去——”
“可不是!”太子打斷了他,“你知道父皇叫平陽過去幹什麼嗎?”
太子暴躁地走了一兩步,“他讓平陽給老二借糧!哼,你看看,父皇可真是疼老二!今日讓平陽給老二借糧,明日是不是讓我把東宮的位置給他騰出去!”
太子今日憋了一肚子氣,偏無處發洩,若是對著李述發脾氣,怕李述在徵糧這件事上不向著他;對著安樂發火,可安樂脾氣比他還要大。此時見了崔進之,這才將今日一肚子火洩了出來。
不管他怎麼對崔進之,崔進之是不可能跟他離心的。太子篤定。
崔進之左右環顧了一圈,冷聲道,“殿下慎言!這種話日後不可再說!若是被人聽了去,傳到陛下耳朵裡……”
他沒再說下去,深深吐出一口鬱氣。
若是太子再睿智冷靜些,他輔佐起來會更輕松,也不至於如今在朝堂上被一個庶出的二皇子打得措手不及。
可太子之所以成為太子,靠的又不是腦子,靠的是皇後的肚皮。
崔進之沒得選擇。
太子聞言果然恨恨收了聲。
崔進之將心頭不滿收了起來,“那雀奴是怎麼回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