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小戶之家> 第131章 私鑄銀錢(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章 私鑄銀錢(一) (2 / 2)

誰知話音剛落,皇宮裡的傳旨人員過來宣他與李明睿進宮面聖。兩人領旨後,都不禁都有些疑惑,不清楚這次宣他們又為了何事。

進了乾元殿後,發現大殿內還有其三位官員,三位江沛都認得,工部尚書早已熟悉,另外兩位是隻能比較特殊的負責鑄造銀錢的錢監負責人,因署衙裡面都是能工巧匠,祁越將它劃歸到工部,因而銀監司的官員同工部尚書一起過來也不稀奇。

察覺到祁越面露蘊色,不知哪個不長眼的觸犯了龍顏。能同時宣兩個部的官員,且同銀錢有關,想來不是小事,江沛心思只顧想事情去了,也沒在意祁越宣的只有他和李明睿,秦尚書卻沒在場。

兩人行禮後,李明睿躬身接過宦官託盤手中的密信,江沛眼角掃到了他震驚的神色,便知印證了剛剛的猜想。

當他接過上司遞過來的信紙後,也被其上的內容驚到了。密信上稟告說廣陵府世面上竟然有私鑄的銀錢,對,是銀子,而非銅錢。

商朝目前流通的銅錢全部是由官府把控的,除此之外皆屬□□,因官爐所出做工精緻色正量足,私爐很難達到這種水平,幾乎沒有私鑄銅幣。

自商朝設立蒲萊與廣南兩府為互市港口以來,國內的商業飛速發展,一文的銅錢不能滿足商賈們的交易需求,而市面上又沒有被百姓廣為認可的銀票,使用金錠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樣以來白銀便成了當今主要的流通貨幣。

但每年朝廷鑄的錢滿足不了市場的流通,造成了貨幣的緊張,雖說鑄錢一事歸工部負責,但涉及到銀錢一事,江沛當然知曉是何原因使得工部沒有鑄造那麼多銀錢。

最根本的因由是商朝內部的銀礦不足,戶部和工部的尚書曾向皇帝上書鑄大額銅錢,來彌補金銀的不足。

只是祁越駁回了該項提議,因為大錢一旦鑄發下去,勢必會成為那些謀取私利之人的私鑄貨幣的禍端。只不過此事江沛不知,不然的話,他定然抓住這個機會向皇帝諫議印發銀票的事情。

這次海船再次試水成功後,船隻可能就要像其它異國的往來商船遠洋出海,從他們銷往商品來看,海外的資源是異常豐富的。

江沛透過現代社會的知識知道一般分佈在海洋上的島嶼礦産資源比較豐富,當前大家還沒有海權意識,朝廷到時可以組織船隊尋寶發掘金銀礦山,先佔領者先開採。

匆匆閱覽一遍密信後,又從宦官託盤中拿過來兩個銀塊,一個規則的小銀錠,還有塊碎銀,殿中的幾位皆是長年與銀錢打交道,入手便知銀子是偽造過的。

不知是何人鑄造的這些偽銀,廣陵府出現這種現象,不知蒲萊和廣南情形如何,流入到在商朝內部還可以透過官府的手段禁止,把假銀回收。

一旦這些銀子透過互市通商的方式轉入到異國商人手中,那造成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試想誰願意與一個連銀錢都造假的國家繼續通商,從此商朝的商僱便被貼上造假犯的標簽。

可若國內銀錢流通緊張現狀不從根本上解決,即使此次朝廷懲處了那些偽造銀錢的惡劣份子,後面必定還會有其它人投入到此項違法犯罪當中,人為財死嘛。

祁越宣他們過來,絕不是為了讓大家瞧假銀子的,而是讓群臣出謀劃策的。在江沛看來,根本方法無非就那幾條,鑄大錢被祁越否決掉,開採銀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今只能由朝廷發行銀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