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
從D病床的晨間查房開始參與工作的我,被衛生兵前輩這樣說道。
“圖裡今年十五歲吧?”
“是的,沒錯。”
“這樣啊,畢竟正值成長期嘛~照這個成長速度,明年應該就能成為主力了哦。”
“怎麼會,短短一年時間怎麼可能追得上前輩們呢。”
“因為明年我就不在這兒了啊。”
這位前輩屬於那種相當能幹的人才。
和醫療外行的我不同,他是專攻醫療的專業人士,據說被徵召入伍後派往前線。
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治癒魔法的精準度都極其出色,雖是徵兵組出身卻被委以病棟主任的重任。
“我明年服完兵役就回大學。要是圖裡你也能活下來的話,要不要來我們學校?”
“大學嗎?”
“嗯,只要在那裡好好進修治癒魔法,就算戰爭結束了也不愁沒飯吃。”
“謝謝你的邀請,我一定會認真考慮的。”
———如果能夠活著回去的話。
前輩說出了這樣的話。
對於在野戰醫院工作的衛生兵而言,這句話絕非天方夜譚。
畢竟戰火很少會波及到作為戰場最後防線的醫院。
“不過我自己能活下來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太高......”
“......唉,你啊。真希望這場仗能早點投降或者停戰算了。”
暫且不提身為突擊部隊中那個特立獨行的衛生兵的我,其實衛生兵的死亡率基本相當低。
志願兵只要立下一定戰功就能調去後方服役,而被徵召的人只要熬過三年兵役就能活著回鄉。
雖說似乎也有那種甘願一直待在前線當衛生兵的怪人就是了。
“趕緊投降算了。與其在前線替這場殺戮遊戲擦屁股,不如搞些醫學研究更能造福百姓。”
“你這話要是被上頭聽見可不太妙吧......!?”
“有啥不妙的,老子說的可是大實話!”
所以本質上,衛生部門的人普遍缺乏軍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