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青將自己的腦袋靠在長兄的腿上,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顧文瀾看著沉默下來的弟弟,像小時候一樣,拍了拍他的背:“餘姑娘剛剛話說的有些直,但是說的很對,先生說的君子一套,是正身所用,只要心正、身正,就可以不拘於條條框框。你要先護住自己,以後才有能力護住旁的。”
“文青記下了。”
顧文青捏著手中有些化了的糖:“大哥,餘姐姐要走了是嗎?”
顧文瀾伸手覆在幼弟的臉上,知道他對餘初的感情很深,頓了頓,道:“是,後日便走。”
顧文青難得有些小孩子脾氣,悶聲道:“餘姐姐能不能留下……”
留在雲錦,留在顧府。
“文青,你向來聰慧,想必早就明白的。”
顧文青捏著袖子。
是的,他懂事明理時就已經明白了。
餘姐姐不適合顧府,就像大哥不適合她一樣。
他閉上眼睛,輕輕應了一聲:“嗯。”
馬車剛到府前,就有個小廝模樣的人從內院跑來,小聲在長松耳邊說著什麼。
顧文瀾將自家弟弟送到院子,轉身往回走的時候,才開口詢問:“事情辦妥了?”
長松:“戚四少警惕性很高,見了咱們的人就跑,長柏好不容易才綁了,現在人在柴房拘著,口裡不幹不淨一直的罵著,就沒停過。”
顧文瀾垂下眼簾:“去柴房。”
他要保證在餘初離開前,戚家這位少爺,最好連走出門的力氣都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顧文瀾對餘初止步於好感,他更喜歡和嚮往的是她身上的自由。
而弟弟顧文青,自幼喪母,餘初在他幼年動手術時,曾經陪伴他一段一時間,所以他對餘初有點戀母寄託。
我寫的古代三個男人,是典型的三個不同價值觀的人。
1、最傳統的顧文瀾。
2、反抗傳統依舊被傳統思維束縛的翟翎羽
3、受現代教育完全掙脫古代思維的葉楚。
這三人不僅僅是感情觀上,還有家族觀念、從政觀念、和國家觀念上的根本性區別。
無所謂對錯。
只是覺得這麼好玩的題材,不寫價值觀碰撞,太可惜了。
以上。